近期,中国平安、新华保险等上市保险公司相继披露了2023年一季度业绩报告,标志着新保险合同准则的平稳落地。为了改进保险行业的会计实务,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并与国际保险合同准则相适应,财政部在2020年12月修订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5号——保险合同》。根据新准则,境内外同时上市的企业以及在境外上市并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或企业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的企业将从2023年1月1日起实施新保险合同准则,其他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包括境内上市公司)将从2026年1月1日起实施。这一新规将对保险行业带来哪些影响?经济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专家和业内人士。
新保险合同准则更加明确地区分了保险合同中的投资成分和保险保障成分,从而使保险服务收入更具可比性,更接近银行、证券等金融行业的收入。一位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新保险合同准则下,保险公司的财务报表能够清晰地反映保险服务相关信息,以及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和成本状况,进一步提高了保险行业的透明度。
根据了解,新保险合同准则在保险服务收入确认、保险合同负债计量等方面进行了较大的修改。例如,要求保费收入分期确认并剔除投资成分,这将导致保险公司特别是寿险公司的收入出现较大幅度下降。然而,这样的调整可以更真实地反映出保险公司的实际收入水平。在原准则下,精算假设调整对未来利润的影响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这导致个别保险公司为了美化当期财务业绩而进行虚假调整精算假设。而在新保险合同准则下,精算假设调整对未来利润的有利影响不允许计入当期损益,而必须在未来提供服务的期间逐步确认,这使得保险公司利用调整精算假设来调节当期利润的目的受到限制,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利润操纵行为,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新保险合同准则更好地体现了“保险姓保”的原则,同时有助于遏制保险公司的财务业绩虚化,进一步提升了中国保险行业的国际形象。一位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表示,会计准则是通用的国际商业语言,保险业“引进来”和“走出去”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就是统一的保险会计准则体系。中国的新保险合同准则与国际保险合同准则趋于一致,为中国深化金融业对外开放营造了良好的制度基础。
那么,新保险合同准则对哪类保险公司影响最大呢?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金融管理学院教授、保险系主任郭振华表示:“新准则对财产保险公司影响较小,无论是负债计量还是损益确认,都影响不大。新准则对保险行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寿险业。对寿险公司而言,除了财务报表发生大的变化之外,最重要的是营收的变化。”根据新准则的实施,寿险业和寿险公司可能会出现营收负增长的情况。例如,当寿险业的新单保费偏向于储蓄型时,尽管保费收入增长,但保险服务收入会下降,从而可能导致公司整体营收的下降。
可以预见,新准则实施后,将对寿险公司的产品战略产生重大影响。寿险公司可能不得不仔细考虑如何通过增加保障性业务来提高保险服务收入,避免营收下降等尴尬局面的出现。
值得注意的是,新准则导致收入规模下降的问题并非中国特有,据同行测算,欧洲等地的保险公司在执行国际保险合同准则时也会面临收入规模大幅下降的情况。专家认为,从长期来看,新准则对保险公司收入确认原则的调整合理挤压了保费中的“水分”,将有效遏制保险公司盲目扩大收入规模的短期冲动,有助于保险公司重新聚焦可带来长期收益的保障型保险产品,推动保险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目前,财政部门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进行宣传培训,帮助和指导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掌握新准则的基本内容和主要变化。新保险合同准则的落地将为中国的保险行业带来重要变革,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和国际化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