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月17日),有两个靴子落地,都来自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2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一是国内生产总值121万亿元,同比增长3.0%。
二是全国人口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这是近61年来首次负增长。
此前,很多机构预计2022年中国GDP增速在3%上下,例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预测是3.2%,世界银行的预测是2.7%。
也有很多学者预计2022年中国人口负增长,因为在相对平静的2021年,全国净增人口也只有48万。
但直到国家统计局公布,两件事才终于有了定音。
我们逐一来看这两个数字,先是经济增速。
2020年,中国经济增速只有2.2%,比去年更低。但那一年,中国是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而2022年,吴老师在年终秀提到,中国经济增速预计低于周边国家,包括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印度,甚至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这是依据IMF预测做出的判断。
按照越南国家统计局的初步核算,2022年越南GDP增速为8.02%,为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值,更高于IMF的预测值(7%)。
1990年后,中国的GDP增速曾有个别年份被越南或印度超越,至于如此普遍地被周边国家超过,尚属近30年来首次。
再来看人口数据。
根据国家统计局“年末总人口”数据相减得出的历年新增人口数,新中国成立以来,共有三个人口负增长的年份:1960年(-1000万)、1961年(-348万)、2022年(-84万)。
而根据国家统计局“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数据相减得出的历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新中国成立以来,仅有两个人口负增长的年份:1960年(-4.57‰)、2022年(-0.60‰)。
从图上看,新中国共有三次婴儿潮:
第一次是1949年后,通过鼓励生育,人口暴增一亿,属于全球战后婴儿潮的一部分。
第二次是1962年后,“三年困难时期”结束带来的补偿性生育。
第三次是1980年代至1990年代初,经济形势向好,以及上一波婴儿潮的主力步入生育年龄,造就了回声婴儿潮(Echo Boom)。
此后,人口出生率偶有起伏,例如2011年末“双独二孩”政策实施,带来2012年出生率小幅回升;2013年末“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带来2014年出生率小幅回升;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带来当年出生率小幅回升。
但在整体趋势上,出生率一路下滑,而死亡率随着老龄化加剧开始缓慢上升
2021年,三孩政策出台,丝毫没有改变趋势。
2022年,终于出现人口学家担忧已久的“死亡交叉”(死亡人口大于出生人口)。
根据联合国推算,去年印度人口14亿1200万人,原本预计今年4月份超过中国成为全球第一人口大国,如今来看,超越可能已经发生。
经济增速与人口负增长,两个历史性数字相遇,有疫情的原因。
2022年对于周边国家而言,是走出疫情的复苏之年。但对于中国来说,却是疫情中最难的一年。疫情造成的不确定性,也严重冲击了年轻人的生育意愿。
或许,随着2023年中国走出疫情,两组数据都能有所恢复。
但从发达国家来看,经济增速下滑,出生率下滑,都是几乎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尤其是,两组数据还会互相影响。“人口红利”消失,让经济增长变得困难。经济困难,也会压低生育意愿。
今年会怎样?未来会怎样?我们请教了三位大头,来看看他们的观点。
2022年3%的GDP增速符合市场预期,也比较实事求是,实际上经济如何,大家都感受得到。
除了疫情干扰,也与世界经济的下调和不良存在共性。俄乌冲突带来的成本价格上涨,通货膨胀以及货币政策的逆转,财政的透支,债务偏高,等等因此都影响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经济,各国经济都在减速。
当前全球化以竞争格局为主,但全球化的生态链、供求链已密不可分,全球化格局和趋势不可逆转。因此中国经济走势与全球经济走势密不可分。
从国内经济角度,我关注到一产、二产、三产的不同,一产的增长率比二产高,但一产的收益不如二产高,三产的增长率没有二产高,但三产的利润率比二产高出很多。
我认为这反映出中国经济发展的逻辑和节奏有些问题。一产是保障性、生存性供给,二产是经济的核心和主力,三产以服务业为主,尤其是虚拟经济,现阶段还无法支撑起中国经济,而是要服务于一产、二产。
中国经济发展潜力很大,长期向好,但如何做得更稳,规模更大,靠什么支撑?得梳理清楚,因此要重视好传统经济和创新经济之间的接洽和组合,这个问题值得重视。
外贸方面,全年基本保持着平衡局面。其中我最关心的民企,2022年,民营企业进出口规模所占比重达到了50.9%,较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对我国外贸增长的贡献率达80.8%,可谓一支独大。
全年指标中,外资对贸易贡献度急剧下滑,国有盘子基本稳定但偏弱,起到支撑的还是民营企业。
实际上当前民企发展处于艰难的阶段,大部分民企偏中小型企业,基本靠自有资金和自筹资金发展到今天,在政策和金融层面是不被重视的,再者传统意识对民企是家族式、小作坊企业的概念认知比较强。
未来要改变对民企落后、质疑的看法,将有助于促进中国经济长远发展。2023年要注重民企这个小盘子但大贡献的主体,希望政策和金融方面都能重视和支持。
2023年中国不仅要抓发展经济,还要抓调整结构,两手都得抓。趋势上看,相比于2022年经济“前高后低”的走势,2023年将会呈现出“前低后高”的趋势。
对于2022年中国人口负增长,人们其实并不意外,此前已有不少学者预测过了。
近几年出生人口下降,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二孩生育堆积效应趋于结束。中国自从2016年起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以来,到2022年已经是第七年,二孩生育堆积效应基本结束。
二是育龄女性数量下降。从2016年至2022年,中国育龄女性数量平均每年减少约500万人。
三是结婚登记对数下降。根据民政部公布的数据,近几年我国结婚登记对数持续下降,其中2021年全国结婚登记763.6万对,比2020年减少49.5万对。
四是年轻一代生育意愿低迷。2021年国家卫健委调查显示,育龄妇女生育意愿继续走低,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为1.64个,低于2017年的1.76个和2019年的1.73个,作为生育主体的90后、00后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仅为1.54个和1.48个。
五是三年新冠疫情对出生人口也有负面影响。虽然中国在2021年5月底开始实施三孩政策,但到目前为止,中国鼓励生育的力度尚不及同属东亚国家的日本和韩国,而日本和韩国鼓励生育并没能显著提升生育率,所以三孩政策并不能扭转中国出生人口下降的趋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从1949年以来,中国人口在1960年和1961年曾出现过负增长:1959至1961年中国人口分别为67207万人、66207万人、65859万人,1960年中国人口比上一年减少1000万人,1961年比上一年减少348万人。
1960和1961年人口负增长,是在特殊情况下的负增长(所谓“三年困难时期”),仅仅负增长两年后,就变成正增长。
从1962年一直到2021年长达60年时间里,中国人口一直是正增长。而2022年人口负增长,相当于开启了一个漫长的负增长时期,至少持续几十年。
育娲人口研究智库在2021年12月发表的《中国人口预测报告2021版》预测:2050年中国总人口将下降到12.64亿,2100年中国总人口将下降到6.85亿。
随着疫情过去,中国人口也不可能重回正增长。以上影响出生人口下降的五个原因,疫情只是其中一个。一方面是出生人口下降,另一方面是死亡人口逐年上升,人口负增长的大趋势难以扭转。
现代经济是“人本主义”的经济,“顾客即上帝”“人才第一位”的经济,人是各种经济活动的中心。
人既是生产者、创造者,又是消费者。因此人的数量和素质决定着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我们看到,经济持续增长,社会欣欣向荣,文化充满活力的国家,主要条件之一就是人口的持续增长,人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速增长奇迹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所谓的“人口红利”——能工作的、创新的年轻人多,需要抚养的老人和小孩少。
去年由于疫情等各种重大因素,中国的人口历史上第二次罕见的负增长,这对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等的影响是深层次的。
如果说2012年的刘易斯拐点是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一个分水岭,之后中国的债务迅速膨胀,那么2022年,十年之后的人口负增长可能是另一个分水岭,中国的潜在增速可能又要下一个台阶。
再叠加悬崖式的人口老龄化,中国经济必须迎接这一个深层次的根本性挑战。
当务之急,是采取更加果断有力的政策鼓励生育,比如直接给新生儿发现金补贴,这样既能止住新生人口下滑趋势,又能丰富当前的稳增长政策提升长期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