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互联网企业的突围与孙正义的AI押注:挑战与前景并存

导读 互联网企业的突围:AI时代的新风口和孙正义的挑战自从互联网企业从手机厂商向新能源方向转变后,仅仅用了两年时间就从蓝海变成了红海。然而

互联网企业的突围:AI时代的新风口和孙正义的挑战

自从互联网企业从手机厂商向新能源方向转变后,仅仅用了两年时间就从蓝海变成了红海。然而,进入2023年后,大模型的应用给互联网企业带来了新的方向,并激发了图形处理芯片龙头企业英伟达的活力。在AI的浪潮推动下,英伟达市值突破了万亿美元,微软和Meta等公司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尤其是Meta,其股价自去年低位以来已涨幅超过220%,市值更是超过了7000亿美元。

在这个大背景下,不论是国内的百度、三六零、京东,还是阿里巴巴,都没有错过这股风口,并开始深入研究大模型,并发布相关产品。除了国内互联网企业对大模型商机的敏锐嗅觉外,软银创始人孙正义也展现了巨大兴趣。

孙正义宣布结束相对休眠状态,并发起AI领域的进攻。他自称是ChatGPT的重度用户,并经常与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阿尔特曼交流。

孙正义表示,过去几年软银一直专注于“防守”,三年前集团没有很多现金。但由于一直处于防御模式,集团现金增加了5万亿日元(约353亿美元)。因此,软银已准备转守为攻。

然而,软银在AI领域押注的胜算目前来看并不乐观,但前景依然光明。

实际上,自2018年开始,孙正义押注大出行和共享领域是一次失败的尝试。激进的投资风格和对以往成功经验的过于依赖使其在Uber、WeWork等企业的投资中遭受重创。再加上疫情的影响,孙正义不得不进行深刻反思。

2022年年末,孙正义将集团的日常工作交给了CFO 后藤芳光等软银高管,将自己的精力集中在芯片公司ARM上。早前,孙正义曾因资金不足考虑出售ARM,但由于监管原因,最终未能实现出售计划。

为了弥补投资的失败,软银近年来大规模减持了阿里巴巴,几乎已清仓。在持续减持阿里股票的基础上,软银逐步走出困境,并积累了大量现金。

然而,从当前的创业环境来看,以往的投资模型几乎全部失效。

首先,全球信息交流更为发达,依靠信息差进行创新变得极为困难。企业的生命周期由数十年缩短至几年,甚至有些行业每两三年经历一轮完整的兴衰周期,投资机构的投资变得困难。

其次,当前的融资环境比二十年前好得多。只要创业项目让投资人看到前景,一两年内将其发展成熟并不困难。但这也存在明显的缺点,特别是对于无法迅速上市的企业,参与后续几轮融资的投资机构面临亏损的风险。

最后,企业融资变得相对容易。在资本宽松的时期,前两年的新能源企业和医药企业(尤其是创新药企业)可能会诞生数家独角兽企业。如此快速的发展让整个行业处于非常浮躁的状态,投资机构甚至来不及进行尽职调查,企业的一轮融资就已经完成,投资机构的参与感很低。在这种背景下,软银的投资失败也是必然的结果。

侃见财经认为,尽管孙正义选择了AI领域,符合当前的热点,但没有很好的投资标的,要想复制过去在雅虎和阿里巴巴取得的成功,成功的概率微乎其微。

孙正义表示,他一直专注于在AI方面做出自己的发明。他表示,这是在去年年末反思后得出的结论,他希望追逐自己以前的梦想,即成为一名能够发挥创造性一面的技术“设计师”。但侃见财经认为,这很可能只是他的一厢情愿。

总的来说,虽然身处AI的浪潮中,但真正的投资机会仍然掌握在少数几家互联网巨头手中。孙正义想从中分一杯羹,如果仅凭手中的5万亿日元,恐怕会重蹈投资WeWork的覆辙。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