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4年4月金融统计数据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根据数据显示,前四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0.19万亿元,而单月新增人民币贷款7300亿元。同时,M2和M1同比增速出现下降,M2增长7.2%,而M1下降1.4%,导致M2-M1剪刀差扩大至8.6个百分点。
这一数据背后,折射出了当前中国货币政策的一些特点和挑战。央行近期表示,当前的货币存量已经相对充裕,重点在于如何更好地盘活存量金融资源,避免资金沉淀空转,提升信贷资源的产出效率。
一方面,货币供应量的增速放缓受到了多重因素的影响。其中,债市走牛提振理财等资管产品收益率,导致银行存款向理财等领域分流;监管部门加大对资金空转套利等行为的规范,挤出了部分虚增的存贷款水分。另一方面,优化金融业增加值核算,一些地方政府通过扩张存贷款来提高金融增加值的动力已经减弱。
对于未来的展望,一些经济学家表示,随着政府债和企业债的发行加速,未来几个月货币供应量增速有望企稳。而财政政策也将适度加力,特别是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债的发行,将对社会融资规模形成有效支撑。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近期社会融资规模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减少,主要受到政府债和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规模的下滑。然而,随着政府债融资加速,预计未来对社融的提振效果将会逐渐显现。
尽管当前存款搬家现象明显,但一些专家指出,这是因为存款资金转移至银行理财等资管产品,并不意味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下降。相反,监管对不合规存款产品的规范有助于资金活化,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的修复发展。
在下一步工作中,货币政策将着力于引导信贷合理增长,盘活存量金融资源,促进直接融资加快发展,以更好地适配融资结构与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满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求。
综上所述,中国货币政策在应对当前挑战的同时,也在积极应对未来的变化,以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