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摆脱地震、疫情等负面影响后,截至今年3月底的财年里,日本车企——丰田、本田和日产——利润再创新高。这一亮眼的业绩背后,不仅反映了企业的经营韧性,更揭示了全球汽车市场在复杂环境下的发展态势。
具体来看,丰田的净利润达到了上年的两倍,约5万亿日元,相比疫情时期的2020年,增长了143%。本田的净利润首次突破万亿日元,同比增长70%。而体量相对较小的日产,净利润也同比增长近一倍,达到4266亿日元。
利润大增的背后,汇率变动是一个重要因素。以丰田为例,2023年其外汇决算汇率绑定为1美元兑换145日元,而到今年3月底,日元进一步贬值到1美元兑151日元。每贬值1日元,丰田就能增益约500亿日元(约23亿元)。受益于日元贬值,日本上市制造业公司的净利润创历史新高,2023财年同比增长两成。
从销量上来看,纯电动车在这些企业的整体销量中的占比依然较低。丰田全年销售约944万辆车,同比增长7%。其中,混动车型是销售主力,纯电动车销量仅为11.6万辆,占总销量的1%。本田和日产的全球销量增幅约10%,分别为410万辆和340万辆,纯电动车在它们的销量中同样占比微小。
三家车企的出色表现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日本国内对电动车发展的担忧。部分人认为,日本汽车业可能会经历与消费电子和半导体行业类似的停滞。这些行业最初由日本公司主导,但在错过了世界的重要趋势后,最终输给了更拥抱创新的竞争对手。考虑到汽车工业占日本工业总产值的40%,如果汽车行业出现类似的衰退,将对经济和社会产生巨大影响。
在各细分市场的分化表现,也体现出不同地区对电动车的接受程度。在电动化渗透率超过50%的中国市场,丰田的销量仅增长1.4%,而本田和日产的销量则两位数下滑。但在北美市场,三家车企的销量都大幅增长,其中丰田在北美的销量超过280万辆,本田超过130万辆。而在印度市场,丰田占据了当地混动市场78%的份额。
面对电动化的趋势,这三家车企也明确了各自的发展方向和商业化路径。丰田和本田在加大对混动车型的投入,计划增加今年在研发方面的投入,本田宣布今年研发支出将增加23%。日产则宣布将投资超过4000亿日元提升电池产能。
在不同区域,这些车企采取了不同的发展路径。在供应链具备先发优势的中国市场,它们不再从零开始。去年7月,丰田宣布与广汽合作,将基于埃安平台开发电动车。本田的新电动品牌“烨”选择与宁德时代、华为、科大讯飞、航盛电子等中国本土企业合作。而在东南亚、欧洲等几乎处于同一起跑线的市场,它们决定加大投入。
通过这些战略举措,丰田、本田和日产不仅在全球市场中稳步前进,更展示了在变革时代中不断调整和优化自身战略的能力。这种灵活应变和持续创新的精神,正是它们能够在复杂市场环境中脱颖而出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