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场出现了令人瞩目的现象,一连串ST公司(被出具其他风险警示)的警示信号似乎在暗示着更深层次的市场动荡。据财联社的数据显示,从4月12日至5月27日,短短40多天时间内,就有97家上市公司被实施ST,其中58家还被附加了退市风险警示,即*ST。这一数据显示了监管力度的加大,也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新出台的“国九条”政策明确了对“壳”资源价值的削减,这进一步加剧了ST公司的风险,频频响起的退市警报吓退了多路资金。机构资金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以基金为例,许多公募基金重仓了一些被ST的公司,如ST新潮等。这些公司的股价持续下跌不仅对持仓基金造成了拖累,还影响了挂钩这些公司的指数的基金产品。
北京某头部券商的自营人士表示,机构资金选择投资的核心因素主要包括基本面和流动性。而上市公司被风险警示将对这两个方面造成巨大损害,进而刺激了机构的斩仓意愿,引发了资金的连续跌停。
从龙虎榜单上可以看出,机构资金的撤离意愿十分强烈。有些机构资金在公司“披星戴帽”之前就已经主动离场,而另一些则在事后“踩坑”。这种现象表明了市场对于ST公司的不确定性,以及机构资金对于风险的高度警惕。
然而,也有一些先前被警示的公司通过重大资产重组、债务重组等方式成功“摘帽”,这也为早有布局的机构投资者带来了收益。但是,面对当前A股市场ST公司的大军,市场能否迎来反转的“金凤凰”仍是未知数。
一位公募基金从业人士表示,随着国内注册制的全面推进和机构投资者队伍的壮大,机构投资者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投资决策体系。他们倾向于撤离ST股,转向投资基本面扎实、流动性好的优质个股,这将有利于A股健康投资生态的构建。
ST公司风险警示引发了市场的诸多关注。机构资金的抄底和撤离、投资生态的调整都将在未来影响着市场的走向。如何应对ST公司的风险,是当前市场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