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冬奥会在北京和张家口举办,让体育精神和中国式浪漫彰显无遗;年末,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飞向太空,中国人对星空的探索从未终止。
这个冬天,全国调整疫情防控政策,按下“暂停键”的城市在慢慢恢复烟火气;“新冠更名”“乙类乙管”“恢复出境旅游”,骤时成了朋友圈里刷屏的关键词。
人们迈向了走出“疫情生活”的道路。常态核酸、扫健康码、动态清零、居家生活……这些很是陌生的名词,在过去3年的时间里成了所有人的生活日常,又在2022年的最后时刻悉数成为历史的过客。
这一年,既很短暂,也很漫长。不只疫情,我们所经历的一切,过去没有过,也出乎所有人的想象:金融危机、国际冲突、气候变化、飞机失事……这一年发生了太多的突发事件,有些事情一度让我们措手不及。
不确定性的时代,确定的机会
回顾2022年所经历的一切,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感触:
有人盼望日子可以过得更快一点,早一点拥抱2023年;有人怅然伤感,认为需要漫长的时间来愈合2022年留下的疤痕。
也有人感慨,尽管2022年发生的不少事情让我们五味杂陈,但希望与梦想始终都在。
这是因为,我们的一生永远不会只停留在不确定的瞬间。回溯人类过去近百年走过的路,看那些已成历史往事的片段,我们并不难发现,实现历史转折的机遇其实都孕育在不确定性的时代之中。
45年前的冬天,关闭十余年之久的高考大门被重新打开,数百万在迷茫和困顿中苦苦求索的青年从中看到了曙光,抓住了改变自己前途命运的机会。彼时中国社会刚刚经历了社会分裂,人们迫切希望崩塌许久的经济建设和文化事业能够尽快得到恢复。
如今已经成为TCL掌舵人的李东生,是当年高考恢复后的第一批考生。对他而言,在当时充满不确定性的社会环境之下,高考给了他第二次生命,给了他日后挥洒激情与理想的机会。
在庆祝母校华南理工大学组建70周年校庆大会时刻,李东生回到母校,回忆起那段改变自己前途命运的求学经历,仍然感触良多,他感恩高考,感恩时代。
时过境迁,当年的青年已经苍生华发,社会环境也已经发生巨大变化,李东生这一代人成长于那个百废待兴、敢想敢干的激情时代,几十年过去了,他们把握时代机遇在不同的地方以不同方式追求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当然我们也必须明白,社会在经历一次次大变局之后带来了繁荣,也带来了更为复杂、更加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
不得不承认,疫情让我们原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也有不少人在不确定的时代里抓住了新的生活方式,在继续努力地生活着。
这段时间,“松弛感”成为不少人流行的生活方式,表面上看是年轻人逃避焦虑社会、在“内卷”之下的聊以自慰,犹如另一个版本的“躺平”。但其实往深来看,这是年轻人在不确定性的社会中找到一个重新厘清自我的机会——完全可以渴望成功,不过更愿意“努力地把头露出水面”,努力过后豁达地接受任何一种结果。
当周围的一切都在发生剧烈改变,“松弛感”可以说是我们找准时机、等待重新扬帆起航的机会。毕竟在这个充满了不确定性、充满了一切可能的时代,“蓄势,等待风起”也是一种向往未来的可能。
用清华大学教授罗家德在《复杂思维》一书中的话来说,便是:只要我们的生命没有终结,我们就无法避免遇到各种不确定性、不可抗力事件;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扎实、认真地过好自己的生活,并且随时准备应对每一个可能出现的变数。
“笃行”是化解焦虑的精神解药
尽管如此,当下高强度的社会依旧是悬在年轻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教育部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高校毕业生规模为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第一批“00后”开始进入社会,就业压力的形势依然严峻,“毕业即失业”的现象依旧不时上映。
几年前咖啡馆里的“创业风”讨论已经随风远去,取而代之的是各级各类单位的考编、考公,申论如何写、面试如何过,又或者成了打工人的第N个工作场地。
社会变得越来越浮躁,不少人深陷在被焦虑带来的无聊与虚空之中,曾经的理想和激情早已被丢弃,焦虑俨然成为年轻人的生活常态。
而要戒掉这种焦虑心态,找回被封存许久的理想与激情,“笃行”不失为一种精神解药。在李东生看来,“笃行”精神成就了他的事业,也贯穿他每一次的人生选择,从踏入华工校门,到毕业参与创立TCL,走过了中国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40多年,将TCL从一家从事录音磁带生产的小企业发展为今天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跨国产业集团,并助力扭转中国“缺芯少屏”局面。“笃行”精神帮助他度过每一个至暗时刻,数次跌到谷底又得以绝地反弹,成功穿越每一个周期。
咬文嚼字,“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之意,“行”有坚持不懈、不远万里之意。这一点,是中国无数古代先贤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中总结出来的血脉传承,成为几千年来中国人立身处世的信念和原则。
李东生谈到,“笃行”不一定是成功的充分条件,但一定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唯有认准目标、笃行不怠,才能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中更清楚地看到自己脚下的路、眼前的光,才能始终充满理想与激情。
换句话说,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发生变化,我们每个人都要有“笃行不怠”的坚毅精神,朝着一个方向矢志不移地前进。
美国哲学家诺姆·乔姆斯基(Noam Chomsky)就曾说过:“即便在今天的世界,你也有两种选择:一个是绝望,你加入悲观大军,你坐以待毙,你混吃等死;另一个是乐观,你认出机遇,你或许还可以改变一点什么,世界能变得更好。”
2006年,李东生曾以沉重而决绝的心情,在《鹰的重生》一文里写道“此时的鹰只有两种选择,要么等死,要么经过一个十分痛苦的更新过程——150天漫长的蜕变。” 借用鹰在40岁时脱喙、断趾、拔羽以获重生的故事,他下定决心开始重塑当时的TCL。
每个不确定性的出现,都是一次最好的机会。直到今天,人们依然对直播间里哽咽的董宇辉印象深刻。在那场直播之前,他边带货边教英语的“双语直播”让人耳目一新,赢得了朋友圈一面倒的支持。
董宇辉曾经的学生回忆起,他的教学风格让人耳目一新,能让学生从心态到成绩发生肉眼可见的变化,“是一个让人忍不住爱上的老师”。后来,他把那些曾在课堂上信手拈来的哲理金句带到直播间,把那种曾让学生受鼓舞的闪光力量带给直播观众。
在当时,许多人并不知道这位前新东方英语老师出身农村,直到初中才靠着课本和试卷开始学ABC,凭着自身努力考上大学的英语专业,最后当上了新东方教师,毕业第二年就成了新东方历史上最年轻的高中英语教研组长。
开始带货的时候,由于没有主播经验,对于由教育跨行转向直播,他也曾一度很焦虑“没人来看”,但凭着那股“笃行”的精神,兢兢业业的董宇辉硬是凭着对英语的热爱,在直播间有如在讲堂一般自信地讲起知识——也最终获得了观众们的认可。
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说:“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在不确定的时代里,只要珍惜时光、认准目标、笃行不怠,拥有避免盲目乐观与盲目悲观的理性胸怀,回报就一定会出现。
毕竟只要足够努力,我们的生命就必有余地,机遇也会随之而来。
怀着一颗坚韧的心,去热爱生活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李东生的“笃行”,是改革开放那一代走过来的青年的真实写照。而这种“石竹”精神背后,实为生命的韧性,信念的力量,理想的驱动。
两天前,《新周刊》在河南郑州举办了2022年中国年度新锐榜,并公布了今年的新锐榜年度汉字:韧。
这一年,“韧性”一词被越来越多地提起。大到国家的治国理政方略、跨国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小到城市街头巷尾的烟火气,都有着一股代表着顽强持久的“韧性”。甚至我们每个人、我们每天的生活方式,也充满着韧性——也许有的时候,你并不会察觉到它的存在。
“韧性不等于死磕,不是做无畏的较量,而是用科学的方法寻找热爱、寻找生命的意义。”关于“韧性”一词,长江商学院组织行为学副教授张晓萌这样解释,“韧性的打造,是一种向内重拾信念、向外探索并且连接的过程。”
毕竟生而为人,谁都不会一帆风顺,谁都会有碰过一鼻子灰的时刻。
更何况有的时候,是我们必须要“冒着计算过的风险”去打破僵局,用韧性去寻找事物的价值所在,甚至去洞察未来,在不经意间改变一个时代。
古语也有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不确定的时刻,度过困难、找到机会的关键,往往在于拥有一颗坚韧的心。韧性内在蕴藏着向上的力量,催人知重负重,越是艰难险阻,越要秉持坚韧的精神勇于向前。
今年春天,活跃在上海的“团长”们成了特殊的人物群体。当上海陷入困境之中,来自各行各业的“团长”们开始集结,步履不停,不分昼夜,只是为了能让这座城市提供充裕的生活物资,帮助更多普通人摆脱窘境。在最困难的时刻,顶住重压的“团长”们靠着坚韧去助力上海度过艰难时刻,又在一切重归正轨后深藏功与名——正如这座海纳百川的城市自带的韧劲一样。
这让我想起了今年妇孺皆知的《孤勇者》的歌词——谁说污泥满身的不算英雄?在命运的疾风骤雨面前,我们当然更需要有足够的坚毅和韧性,用力地去享受生活。
回过头来看,在疫情笼罩的那段最艰难的时间里,我们虽然无法向往诗和远方,但依然可以发掘出更多的游乐方式,在近郊用飞盘、路亚、骑行和露营,寻觅久违的闲情野趣。
我们对生活的热爱,不仅仅是向往新鲜空气,更是我们在碰壁之后用打不倒、压不垮的坚韧去继续热爱生活,继续勇敢地热爱这个世界,继续寻找并创造更多人生价值的可能。因为所有事情到最后都会是好事;如果还不是,那它还没到最后。
展望2023年,我们并不能准确地预言世界会不会变得更好,我们的生活能不能更加称心如意。但我们完全可以相信,未来世界将更富裕、更健康,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紧密,恐惧与撕裂终将被时间带走,人类文明也仍在会大步迈向前。
这是因为,成功总是属于拥抱变化、积极进取、不懈追求、把握机会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