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施行之后,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整体呈现快速收缩状态。而几乎与此同时,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的问题则加速暴露。在很大程度上,以文体类课程为主要内容的非学科类培训,迅速填满了学科类培训退出之后留下的空白。市场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了业态切换,家长们则是换了个赛道继续卷,后者的心理负担、经济负担,并未获得太明显的缓解。
根据统计,市场上现有的文体、科技等培训大小约一百多种,总有一款能让家长们乖乖掏钱报班。体育、美育在中考中占有越来越大权重的大背景下,培训机构顺势借题发挥、推波助澜,狠狠又渲染了一波焦虑。从众的家长们,唯恐落于人后、考试吃亏,跟风、恐慌式报班者不在少数。而从另一个角度说,在长年的惯性积累之后,孩子的课余生活、亲子相处关系,已经被“培训班”深度重构。报培训班,已成为一种下意识的选择。
在学科类培训急速退场的语境下,很多家长一时间不知所措,于是很自然就选择了继续“报班”,报非学科类培训班。非学科类培训市场被很快催熟、吹大,在此过程中,难免泥沙俱下、乱象不断,师资良莠不齐、课程颇多注水、收费居高不下,而卷钱跑路之事更是时有发生。凡此种种,客观上决定了,必须要有专项的、长效化治理,来建构系统化的秩序规范。
最新的《意见》确定了与“双减”工作进度基本一致的非学科类培训治理目标:力争到2023年6月底,各地非学科类培训政策制度体系基本建立,常态化监管机制基本健全;到2024年,非学科类培训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而尤其注意的是,其中更是明确提出,改进体育、艺术中考测试内容、方式和计分办法,切实加强过程性考核,逐步实现考试成绩等级呈现,注重对学生运动习惯和艺术素养的培养,坚决杜绝将校外培训结果与大中小学招生入学挂钩——杜绝文体类培训应试化趋势,此举堪称釜底抽薪。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系统治理和机制建设的推进,非学科类培训野蛮扩张的态势,将得到有效约束。然而,与之相较,一个更迫切需要直面的问题是,家长们在“报班”之外,要如何重新找到与孩子的相处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