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未来农村教育依然面临不可忽视的挑战

导读 2022年6月9日,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歇马镇百峰幼儿园孩子们在新操场上练习呼啦圈操。据介绍,百峰幼儿园是2013年9月由百峰小学校舍改建的农村幼儿园,办园条件比较落后。

2022年6月9日,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歇马镇百峰幼儿园孩子们在新操场上练习呼啦圈操。据介绍,百峰幼儿园是2013年9月由百峰小学校舍改建的农村幼儿园,办园条件比较落后。2021年10月投资280万元在原址重建了标准化的农村幼儿园。

    近日,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在线上发布了《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20-2022》(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十三五”以来,义务教育城镇化率的增长速度首次低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增长速度,义务教育城镇化进程进入相对稳定发展阶段,留守儿童数量继续减少。《报告》还重点提示,未来农村教育依然面临不可忽视的挑战。

    义务教育城镇化进程放缓,留守儿童数量继续减少

    《报告》相关数据显示,义务教育在校生数持续增加,义务教育城镇化进程放缓。2021年义务教育在校生数达1.58亿人,比2012年增加1339.34万人。2021年小学教育城镇化率达79.15%,初中教育城镇化率达87.85%,义务教育总体城镇化率达81.91%。

    与此同时,有90.9%的随迁子女就读于公办学校或享受政府购买民办学校学位服务,留守儿童数量继续减少。《报告》称,2020年,在全国义务教育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中,小学有1034.9万人,其中79.5%在公办学校就读;初中有394.9万人,其中81.3%在公办学校就读。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全国有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1199.20万人,其中小学777.93万人,初中421.27万人,占义务教育在校生总数的7.59%。与2012年相比减少1071.87万人,减幅达47.20%。

    《报告》还透露,近年来全国学前教育快速发展,农村多项指标进步明显。2021年全国有幼儿园29.5万所,比2012年增加11.4万所,十年间增长62.67%。其中,农村幼儿园数量占66.21%,依然是学前教育大头。

    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所有幼儿园中教育部门和事业单位办幼儿园数占比为38.17%,其中城区22.43%,镇区34.32%,乡村57.87%,可见乡村学前教育的普惠程度是最高的。2021年,在全国所有在园幼儿中,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数占比高达87.78%,处于较高水平。《报告》指出,随着我国新生人口数量的持续减少和学前教育普及水平的不断提高,“十四五”时期我国在园幼儿数量将达到峰值并呈平稳下降态势。

    城乡教师差距依然存在,乡村教师老龄化问题依然严峻

    调查还显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进步明显,但城乡教师差距依然存在。2020年对全国31个省份21278名教师调查显示,29岁以下年轻教师占整个教师队伍的比例,乡村为22.2%,镇区为占21.3%,城区为16.1%,乡村高出城区6.1个百分点,呈现出年轻化的走势。

    尽管如此,乡村教师老龄化问题依然严峻。数据显示,55岁以上教师占比,乡村为8.8%,镇区为4.5%,城区为3.3%,乡村同样高出城区5.5个百分点。更需要引起关注的是,全国省域内教师年龄结构分布并不均衡,在一些未实施“特岗计划”的县,29岁以下年轻教师占比不足10%,而55岁以上老龄教师占比却高达33.8%,最高的超过50%。

    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方面,《报告》也进行了调查分析。《报告》指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持续增长,但增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20年全国义务教育经费总投入为24295亿元,较2016年(17603亿元)增长了38.02%。从小学看,2020年全国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达11654.53元,较2012年的6128.99元增长了90.15%。其中,农村为11178.71元,较2012年的6017.58元增长85.77%,落后于全国平均增速。从初中看,2020年全国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达16633.35元,较2012年的8137.00元增长104.42%。其中,农村为15112.10元,较2012年的7906.61元增长91.13%,也低于全国平均增速。

    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任务依然繁重,提升农村教育质量目标仍有挑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了“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任务。《报告》称,着眼这些战略任务,“十四五”时期,农村教育发展依然面临不可忽视的挑战。

    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邬志辉解释,通过此次调查分析,发现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任务依然繁重,提升农村教育质量目标仍有挑战,激发乡村学校创新活力还有困难。

    对此,邬志辉建议:首先要继续树立乡村教育自信,探索适合乡村的教育发展道路;其次,要深耕定向培养计划,打造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教师队伍;此外,还要激发村校办学活力,形成自主创新的乡村教育格局。

    在邬志辉看来,最好的乡村教育一定是尊重乡村儿童生活经验与认知基础的,最好的乡村学习一定是在熟悉的社区和生态环境中完成的。从研究来看,在众多乡村教师补充渠道中,定向计划的留任率和教好率是最高的,但是定向计划教师占比有待提高。他建议,未来要进一步加大部属师范大学和地方重点师范院校定向计划招生的比例。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政府部门要对乡村校长教师赋权增能,高等院校要全面加强对乡村学校的专业支持,唤醒乡村教育主体的变革意识和创新精神。

    据了解,《报告》是在自主调研数据和国家统计数据基础上完成的。受近3年疫情的影响,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调查方式,采集到了30多万份一手数据。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