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胡鑫宇事件刷屏背后,是父母长期忽视的青少年心理问题

导读 失踪了106天的胡鑫宇终于被找到,然而结果却令人无比痛心:他在距离学校仅五分钟路程的粮仓吊缢身亡。
失踪了106天的胡鑫宇终于被找到,然而结果却令人无比痛心:他在距离学校仅五分钟路程的粮仓吊缢身亡。

随着真相逐渐被揭开,胡鑫宇的失踪似乎有迹可循。

去年9月进入高中后,胡鑫宇曾多次给妈妈打电话,说自己“很想哭”。

妈妈问他在学校有没有遇到什么难事,他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说自己在学校适应得不太好,“窗帘太亮了,睡眠不好。”

趁着国庆假期,妈妈前往学校陪伴胡鑫宇,发现他对学习产生了抵触情绪,不想写作业,心情也比较低落。

胡鑫宇让哥哥帮他购买了一支录音笔,理由是“可以录下上课听不懂的地方,以及自己的一些感想”。后来,这支录音笔在遗体旁的墙洞内被找到。

胡鑫宇失联后,老师发现他的课本上写有这样一句话:“如果我不活了,将会变得怎么样?”

从这些细节可以看出,胡鑫宇失联前的心理状态并不容乐观。

无论事件的调查结果如何,这都给家长们敲响了警钟:心理问题离孩子并不遥远,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迫在眉睫。

01

孩子进入青春期,焦虑如影随形

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青年发展报告》,17岁以下的青少年儿童中,约有3000万人正受到心理问题的困扰。

北医儿童发展中心《中国儿童自杀报告》指出,中国是青少年自杀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看到这些触目惊心的统计数据,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青少年会有这么大的心理压力呢?

调查显示,导致青少年自杀的前三个原因,分别是家庭矛盾、学业压力以及人际关系。

首先,孩子在进入青春期后,独立意识得到了增强,他们不愿意再接受父母的安排,开始反抗家长的意志,导致家庭摩擦、冲突的增加。

在这一时期,孩子对家庭关系也更加敏感,如果父母之间关系不和,或者家庭成员的关系本来就有裂痕,青春期的孩子就会在内心放大来自家庭的压力。

其次,随着教育逐渐内卷,孩子的学业压力也不断增大。

在胡鑫宇事件中,有网友表示不解:“对于一个刚上高中的孩子来说,能有多大的学习压力?”

然而,这位网友却忽略了,孩子在学段衔接的时候,恰恰是容易发生心理问题的关键时期。

比如小升初、初升高的时候,孩子所面对的学习内容、学习难度都是之前的好几倍,如果没能顺利适应学习强度的变化,很容易跟不上学习进度,导致情绪焦虑。

最后,人际关系也是导致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比如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

特别是对于住校的学生来说,他们长期被学校的环境所包围,如果室友关系不和、与老师存在矛盾,或者遭到了校园欺凌,很容易陷入“避无可避”的境地,难以从压抑的情绪中走出来。

所以说,青春期的孩子并不是无忧无虑的,相反,他们可能会被心理问题的多重诱因所困扰。

02

孩子的这些表现,父母要提高警惕

女儿上中学的时候,有一个十分要好的朋友,因为家住得近,女儿经常和朋友一起上下学。

到了初三的时候,女儿发现朋友约她一起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在学校也不喜欢和大家说话、玩耍,后来甚至不来学校上课了。

详细询问才得知,女儿的朋友因为两次模拟考试成绩不理想,她妈妈发了很大的火,要求她无论如何都必须把成绩提上来。

一边是怎么也学不进去的知识,一边是发脾气的父母,这位朋友的情绪越来越焦虑,一到晚上就失眠,白天的精神状态也很差。

直到一天晚上,她和妈妈大吵了一架,把家里的碗都摔碎了,还拿起碎瓷片划伤了自己,妈妈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关注女儿的心理健康。

生活中,有很多父母都是等到孩子出现了严重的心理疾病,开始自残甚至自杀,才意识到孩子并不是在闹脾气,而是真的生病了。

这个时候,往往已经错过了干预和治疗的最佳时期。

那么,我们要如何在早期识别孩子的心理和情绪问题呢?这里列出了一些孩子可能的表现,值得父母关注:

● 情绪长期低落:对一切事物失去兴趣,不愿意和人交流,经常哭泣。

● 学习成绩下降:考试成绩和日常的学习情况不相符。

● 睡眠质量差:出现入睡困难,经常做噩梦,白天起不来。

● 躯体化疼痛:毫无缘由的胃痛、头痛、四肢酸痛等。

● 表达负面情绪:向家人和朋友透露自己“不想活了”,有厌世情绪。

如果父母能够及早发现青春期孩子的反常行为,并加以关注和疏导,或许就能够帮助孩子免受抑郁的困扰。

03

“情绪净化”缓解孩子的焦虑心理

孩子的负面情绪就好像情绪中的垃圾,如果不及时清理,垃圾就会越积越多,进而导致情绪的病变。

因此,当孩子产生负面情绪的时候,不能让孩子把情绪憋在心里,而是要及时引导孩子进行清理和疏解,把情绪中的垃圾倒出来。

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对情绪进行净化,清除情绪中的垃圾,让孩子整理好心情,轻装上阵。

从操作层面来看,父母和孩子的沟通交流是最有效的途径。如果发现孩子遇到了一些不开心的事情,父母可以耐心地询问孩子遇到了什么困难,倾听孩子的感受。

让孩子把压力说出来,情绪净化就完成了最为关键的环节。接下来,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并且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给孩子充分的支持。

比如说,很多住校的孩子都会遇到和室友关系不和的问题,导致心理不适、晚上休息不好。

父母可以告诉孩子,和室友的关系不一定是特别亲密的朋友,也可以只是普通的同学关系,只要各退一步,维持表面的友好关系,心中就会轻松很多。

如果孩子因为学习问题产生了焦虑情绪,父母就不要给孩子更大的学习压力,而是要疏解孩子在学习上的心理负担。

父母可以陪伴孩子制定适合自身情况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当目标变得可行的时候,孩子的焦虑自然就会缓解。

心理专家陈默说:“孩子需要情感上的满足,需要被无条件接纳。”

孩子出现抑郁、焦虑的情绪,本质上是他们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当压力无处释放、焦虑无法缓解的时候,就会产生心理问题。

因此,父母需要做的,就是为孩子提供情感上的陪伴和帮助,让孩子知道自己永远被爱着。

在冰冷的死亡与温暖的家之间,相信孩子会毫不犹豫地投入父母的怀抱。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