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机器人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了。但因为ChatGPT具有很强的学习、理解和表达能力,所以在和它沟通的时候,已经非常像和一个真人在聊天了。也因此引发了全世界广泛的关注。不仅仅是在科技和投资领域造成震动,很多其他行业也都在热烈讨论这个话题。也许我们每个人的未来,都很快会被ChatGPT和后续其他类似的产品所影响。
而教育行业,更是首当其冲。比如今天的热搜新闻中就有好几条,一个是关于美国有89%的大学生都在使用ChatGPT在做作业,而另外一个则是纽约市的教育局已经限制所管辖的公立学校电脑设备访问ChatGPT。
ChatGPT作为一个优秀的问答引擎,本身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辅助工具。但它的自然语言能力却让它也成为了一个很好的作弊工具。以往聊天机器人虽然也能调动搜索引擎搜索互联网资源来回答问题,但是却很难精准理解提问人的问题,容易答非所问,另一方面回答本身也很“机械风”,一眼就能看出来不是人说话的风格。但ChatGPT的答案,已经和真人非常类似,甚至可能比一些语言文字能力较差的人更流畅。
因此“聪明”的学生们,自然会想到让ChatGPT来帮忙写作业的方法,尤其是之前一些不太能用电脑替代的作业,比如写论文、文章等。美国加州的一位高中教师,Daniel Herman,就在《大西洋月刊》的文章中感慨:“ChatGPT会带来高中语文教学的终结”。
Daniel Herman让ChatGPT来写一些命题作文,比如“给斯坦福大学写一篇入学申请论文,描述自己的志愿者经历如何能帮助自己适应斯坦福的学术严谨要求。”,或者写一篇“星巴克经理职位的工作申请”,结果发现,ChatGPT写的文章,要比绝大多数学生的水平要高。
他甚至将一篇学生作文交给ChatGPT,让它修改一下。结果AI的确给出了一篇令人满意的修改稿。修改稿不仅保持了原文内容的完整性,提升了文字的优雅,还消除了原本作文中的一些语句混乱。
在文章的最后,Daniel Herman表达了自己的困惑和纠结。他作为高中老师,这么多年来致力于教孩子如何达到较高的写作水平。但现在AI已经完全达到,甚至超越了大多数人的写作水平,那未来会是怎样的呢?
“是像发明计算器时一样,将人类从乏味的大数运算中解脱出来;还是像自动演奏钢琴出现时一样,剥夺了人们原本只能用感情交流的一种方式?”
其实,作为一个靠码字过日子的媒体从业者,我很能明白他的这种感受。虽然我能体会到优秀的文字中所蕴含伟大的力量,也相信这种伟大是无法被AI在短期内所取代的。但看看目前网络上绝大多数的文章,无论是新闻报道还是杂文小说,其实大部分已经没有AI写的好了。
这种场景很像是在工业革命的时候,原本占据社会主体工作的体力劳动者,大批地被工业机械所替代,从而引发了社会阶层的重大变动,以及随之而来的世界级大动荡。
而在200多年的过程中,这个世界一直是沿着一个方向在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实最容易被机械替代的传统农业就业人口转向工业,而之后的自动化生产浪潮,又让被替代的工业就业人口转向服务业。我国的服务业就业人口已经是一半左右,而美国的服务业人口更是高达8成以上。
但随着AI的出现,服务业所容纳的很大一部分就业人口,很可能也会被替代。当我看到ChatGPT的时候,第一反应是:印度的呼叫客服中心产业要完蛋了......ChatGPT面对那些复杂的问题,答复都如此精准和“人性”。印度客服中心所处理的那些简单技术答疑,自然很容易被AI取代。想必大公司们也很乐于使用ChatGPT这种既节约成本,又减少错误风险的“新客服”。
那未来的就业环境会有怎样的变化?最近看到很多不同的观点。
比如一篇文章就说,随着技术的发展,未来的工作岗位更多会向创作类方向发展。因为只有“创意”和“灵魂”是无法被AI所替代的。
我也相信,AI在短期内,依然无法替代人类的“创意”和“灵魂”。但这并不等于未来的创作类工作就是人类的“保护区”。因为大部分创作类的工作,同样并不是追求创意,而是追求效率的。
在一个工业化的时代,就算是在最需要创意的艺术相关的行业,绝大部分工作也并不是“创意”。就比如制作一个动画片,真正考验艺术功底的岗位,比如导演、监督、原画师,并不需要太多,更多的工作都是交给外包公司,靠人力爆肝解决的。这些“廉价人力密集型”工作岗位,支撑起了中国很多动画公司的起步,而目前更是流向人工更便宜的朝鲜等国家。这些工作,很容易就会被AI所替代。
就像我刚在一个AI绘图的网站上,AI花了几秒钟时间,就画出了一幅“梵高风格的中国乡村古建筑旁边的湖泊和鲜花”,这幅画自然没有梵高的那些作品伟大,但也已经比现在很多动画作品中的绘画水平高了。
而且随着全世界越来越重视AI的研发,未来几年、十几年将会是AI水平快速成长的阶段。说不定不久的将来,我们就能听到由AI作词作曲,AI演唱的抖音神曲了吧。
所以,人类虽然拥有AI无法实现的灵魂和创意,但这并不代表人类就能比AI更有效率地产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文艺类产品。
啰嗦了这么多,其实更多的只是想提醒大家,孩子的未来不仅仅是和同龄人在竞争,还要跟不断发展的技术,跟AI竞争。而这个难度,肯定更高。
至于怎样才能战胜AI,这取决于每个孩子是否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展现自己天赋的道路。不会有什么“成功的公式”,因为一旦有公式,AI一定会做得比我们好。
当我们被AI系统推荐的内容所“圈养”
一出名为“学习”的喜剧
数10000粒大米的数学作业,合理吗?
张朝阳:阳光中不存在紫色。茄子:......
天天码字的前作文渣,来聊聊提升作文能力
一言难尽的人教新版教材插画,你打几分?
杀人的网红推荐,与已经10岁的今日头条
跟小朋友聊七夕:汉字、民俗、天文、观星、一星期的来历和可恶的圆月海报......
衡水桃中事件,衡水模式为何盛极而衰
什么是真的反战?
女教师在网课被网暴后去世,该将“爆破手”们绳之以法了
三孩高考加分,三孩免费幼儿园......要不要先操心一下一孩二孩?
跟天津配餐事件中怼学校的这位家长,学学如何跟学校沟通矛盾
3/14国际数学日,介绍圆周率π的动画短片&背圆周率的顺口溜
和美国政论主持人学习如何激烈又不失礼貌的讨论俄军会不会快速崩溃
愚人节,和小朋友聊聊什么是恰当的开玩笑
昨日上巳节,今天寒食节,明天清明节
北大博士考上街道办城管,问题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