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为什么有钱人也不买BBA了?原因太扎心

导读 以往不管中国车市大盘冷热与否,以BBA为代表的豪华品牌总是“风景这边独好”,走出独立的增长势头,让我们总是不得不感慨有钱的中国人实在太多了。
以往不管中国车市大盘冷热与否,以BBA为代表的豪华品牌总是“风景这边独好”,走出独立的增长势头,让我们总是不得不感慨有钱的中国人实在太多了。

不过今年的BBA过得着实有点惨。今年1-11月,宝马、奔驰、奥迪在华销量分别为66.17万辆、62.47万辆、55.65万辆,与各自去年同期相比都有超过10%以上的下滑。

而且,这还是在各家主力车型纷纷打折促销的情况下所取得的成绩。奔驰C级、E级曾经都是价格坚挺的硬通货,如今终端优惠幅度都在5万元以上;宝马X1的价格早就跌破了20万,宝马X3同样优惠幅度超过5万元;曾经要加价3万元才能购买的奥迪Q5L,今年的价格降幅已经到了7万元。这放在过去,哪怕只是一年前都是不可想象的。

强如BBA,今年也只能走“以价换量”这种LOW爆了的市场策略。豪华品牌的里子都快没了,又哪里还顾得上面子。为什么这次就连有钱人也开始不买BBA了?其实原因无非是这么几个。

传统豪华品牌的魅力减弱

过去BBA能够在中国市场享尽20年的增长红利,一是因为自身确实具有悠久的品牌历史和用户口碑,而且各家产品都有着非常鲜明的特色,比如老一辈人常说的“坐奔驰,开宝马”,就非常鲜明的表现出了两个品牌的特点。

二是过去中国汽车工业自身的薄弱,让消费者对豪华的认知都是始于BBA这些国外品牌,久而久之甚至把豪华品牌与社会地位联系在了一起,这就让BBA成为了许多人追求的目标。只要一说到豪华品牌,首先想到的就是BBA。

然而,这些年人们的认知开始逐渐发生了变化。

一方面,随着中国汽车工业实力的不断增强,国产高端品牌开始崛起,新一代消费者开始逐渐接受高端国产品牌。特别是供应链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人们忽然发现,豪华品牌那些奢华的材质、高端的配置,国产高端品牌同样可以提供,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价格还更加实惠。

另一方面,中国品牌在新能源方面的强势,BBA在电动化方面的挫败,让人们不仅看到了汽车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意识到了这些百年豪华品牌也不是战无不胜的,BBA品牌身上的魅力在电动化时代里变得越来越弱。

用户对豪华体验的认知改变

说完品牌再来说说产品。过去国人对豪华车的理解更加朴素:外观造型大气,空间要够大,坐在后排最好能翘起二郎腿;用料要奢华,比如早年的核桃木、真皮,如今的竹片、麂皮、NAPPA皮、翻毛绒等等;最后就是动力性能要强劲。

而进入新能源时代后,在造车新势力们的市场教育下,消费者对豪华理解开始逐渐向“科技玩乐”转变,也就是所谓的“科技豪华”。这就不光只是看空间、用料、做工这些传统要素,而更加要看一辆车上有多少“黑科技”的加持,能够让用户的体验感更好。再简单点说,就是能不能让产品设计体验以用户为中心,而这恰恰是BBA们的短板。

BBA毕竟是国外品牌,其产品和功能的设计都是以全球市场为出发点,在体验上很难贴合中国市场和中国用户。举一个简单的例子,BBA的车机系统界面,就无法做到像国产品牌那么简单易用。高高在上的BBA,依然是沿袭着过去的思维,需要用户来适应产品;而国产品牌们,都已经开始在让产品适应用户,甚至是捧着用户。谁真正把用户当做上帝?用户的体验和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有钱人可能也买不动了

最后一个原因或许是最扎心的。三年疫情,国内除了少数行业以外,其他行业均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地产、旅游、体育、客运等产业,几乎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前几年热门的互联网产业,也出现了大规模的裁员潮。对个人而言,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收入下滑。

收入下滑带来的影响就是消费能力下降,消费意愿下滑。一个最明显的证明是今年的“双十一”热度不再,消费需求下滑已是不争的事实。如果说疫情头两年,部分中产阶级家庭增购或升级第二辆车的主力需求还能够支撑起BBA的销量,那么到了疫情第三年,有钱人对市场的支撑力度也已经开始减弱了。他们要么降低消费层级、要么改变消费习惯,这都导致了BBA原本稳如磐石的市场基盘逐渐发生分化。

写在最后:

当有钱人也开始不买BBA的时候,意味着中国车市最后一块曾经被视为是坚不可摧的细分市场已经被攻破,市场格局正在重新改写。你觉得还有什么原因会让有钱人开始放弃考虑BBA?欢迎在下方一起交流探讨一下。(文/优视汽车 老炮)

注:配图来自网络,权利归原作者所有,一并感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优视汽车的立场。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