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海集团计划于2025年推出10比特量子电脑,助力量子科技领域发展
据地区《经济日报》报道,鸿海集团董事长刘扬伟在一次会议上发表了专题演讲,详细介绍了量子科技的特点和应用领域,并披露了鸿海集团的量子电脑研发计划。他表示,鸿海集团的目标是在2025年推出10比特的量子电脑,并通过云端向外界提供强大的量子计算能力,全面推动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感测和量子模拟等领域的发展。
刘扬伟着重解释了量子计算的两个关键特性:“叠加”和“纠缠”。他指出,传统计算只能表示0或1,而量子计算可以同时表示0和1,这是过去被认为不可能存在的。而“纠缠”则体现了量子位之间的关联性,就像双胞胎之间的心电感应一样,无论距离多远,一个量子发生变化,另一个量子也会感应到,呈现出超距作用。这两个特性使得量子科技在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感测和量子模拟等领域具有巨大的优势。
他举例说明了量子计算的巨大潜力。传统计算要进行大数质因数分解可能需要10亿年的时间,而量子电脑仅需八个小时即可完成。这是因为量子电脑可以利用叠加特性同时处理2048比特的数据,而非传统电脑每次只能处理一个比特。这对密码学和信息安全产生了重大影响,因为现有的密码系统很快就会被破解。
此外,量子模拟也是一个具有广阔前景的领域。刘扬伟提到,以锂离子电池为例,传统计算模拟其行为可能需要10的10次方TB的存储空间,而量子电脑只需76比特即可。这对于医药研发和最优路径搜索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例如电动车的研发就可以受益于量子模拟。
刘扬伟强调,任何具有开关特性的物质都可以用于制造传统电脑,同样,任何具有叠加和纠缠特性的物质都可用于制造量子电脑。目前,已有人使用光子、钻石等材料来构建量子电脑,但最适合的物质尚未确定。鸿海集团正在全力研发量子电脑,计划在2025年推出10比特的量子电脑,并通过云端为外界提供强大的量子计算能力。
IT之家注意到,刘扬伟还表示,商业化应用方面的讨论目前尚为过早,需要各相关行业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