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台联会长方丽云接受记者采访。 张金川 摄
中新网漳州8月24日电 (彭莉芳 张金川)7月,来自漳州的两岸同名同宗村南靖县山城镇雁塔村的76岁村民徐盛土,向福建省档案馆正式捐赠其祖父百年前与台湾亲人书信往来的“手抄本”,以期这份“两岸同宗同祖同文化的重要历史见证”得到更好的保存。
这是今年福建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的“迁台记忆文献资料”征集活动的缩影。仅漳州市,据福建省漳州市台联透露,截至目前搜集到文书、照片、证书、族谱名册、书画等“迁台文献”档案文献2861件,其中两岸信件139件。
“目前民间很多两岸家书存在状况堪忧。”福建省漳州市台联会长方丽云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保护工作“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寡妇村展览馆内的两岸家书。 张金川 摄
据不完全调查,漳州市民间现存两岸家书总量约在1万封左右,放眼福建省,数字则更为庞大。
征集启动后,方丽云给相熟的台胞、台属,打去一个又一个电话,寻找失落的两岸家书。她从电话那头听到最多的是:“早些来就好了”“家里好多都烂了”……
电子通信发达的时代,年轻人不易理解蕴藏于书信中的感动,及其所给予的精神力量。在方丽云看来,两岸家书无论实物还是“手抄本”,都弥足珍贵。
“手抄本”在2012年就经由媒体报道得到两岸同胞的热烈关注,并意外引出一段寻根之旅。那年,正在苦寻大陆亲人的台湾彰化县人徐肇宏,根据新闻报道来到雁塔村,追寻到大陆的亲人,延续两岸血脉情缘。
随着征集活动的展开,两岸信函等涉台文献资料,走出历史缝隙,重回大众视野,其中的骨肉亲情、真挚乡情打动今人。
东山县征集到一封从澎湖寄出,经两岸接力43年,终被东山亲属收到的两岸家书。
“好久没见台湾公公,非常想念您。”南靖县得到一封名叫清清的小朋友写给台湾游姓老人的信函,感激老人对其家庭的关心与资助,稚嫩的笔迹满是思念与谢意。
书信的背后是老人为缓乡愁,从20世纪90年代就访遍八闽寻根,而后在祖地霞峰村发展当地文化事业,热心公益的故事。南靖档案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信函的珍贵之处在于,“让我们看到了家、看到了根”,看到了人与人之间最真挚的情感。
十余封泛黄的家书、一双等了38年的鞋、宴席上备有的在台亲人的碗筷……东山县铜砵村“寡妇村”展览馆内两岸同胞来往的书信及实物,记录下特殊时期分隔两地亲人间的“心的呼唤,情的诉说”。
据载,1950年5月10日,国民党军队撤出大陆时掳走大量壮丁。遭此浩劫的铜砵村从安静的小渔村成了人们口中的“寡妇村”。随后的几十年中,两岸对峙隔绝,至亲不得相见,浅浅海峡成为咫尺天涯。书信在那个时代成为相认至亲之间情感联系的重要载体。
在“寡妇村”展览馆负责人黄海泳看来,这些书信既承载着台湾与大陆分离的不幸,又维系着两岸生死相连的亲情。
铜砵村驻村第一书记杨毅猛常走访村中台胞及台属。他说,幸而仍有许多人在那场浩劫中存活,有些落叶归根,有些则往返两岸,出钱出力帮助家乡的发展建设。
铜砵村村民谢姐已不惑之年。她爷爷在那场浩劫中去了台湾,后随探亲潮回村,十余年前过世。杨毅猛说,她谈起那段往事时只感慨:“愿不再有战乱,两岸早日和平统一。”
“东海相望同沘日,西窗共剪在何时。”“可怜两地遥相望,恭爱徒从笔下生。”记者看到,雁塔村徐氏的“手抄本”用规范的小楷抄录了当年书信的内容,笔迹历经百年风霜仍清晰。除了写尽骨肉亲情的思念,还记录下许多满怀乡愁的七律诗句。
徐盛土之子徐志雄说,高祖父20岁只身渡海赴台,62岁逝于台湾彰化,数十载无法如愿落叶归根的思乡之苦,都寄情于书信中。“这些文字保留至今,已一百多年之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