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中韩经贸合作如何从“而立”走向“不惑”

导读 原标题:中韩经贸合作如何从“而立”走向“不惑”? (经济观察)

原标题:中韩经贸合作如何从“而立”走向“不惑”?

(经济观察)中韩经贸合作如何从“而立”走向“不惑”?

中新社北京8月24日电 (记者 李晓喻)30年前的8月24日,中韩正式建交。如今,两国经贸关系已到“而立之年”。分析人士认为,新形势下中韩需有所为有所不为,推动经贸合作走向更高水平。

中韩建交30年来,双边贸易投资合作实现跨越式发展。目前,中国稳居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和最大进口来源国,韩国则为中国仅次于东盟、欧盟、美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据中方统计,2021年两国贸易额突破3600亿美元,是建交当年的72倍。今年上半年,中韩贸易总值达1.3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9%,其中中国对韩国出口同比增速高达17.9%,高于同期中国出口整体增速。

投资方面,中国是韩国第二大投资对象国,韩国则为中国第二大外资来源国。官方数据显示,尽管全球经济整体疲弱,但韩企对华投资热情不减反增,今年前7个月韩国实际对华投资同比大增44.5%,增速在中国主要外资来源国中居首。

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称,中韩经贸合作之所以日趋紧密,归根结底在于两国经济结构互补性强,双方产业链供应链能够有效对接、深度融合。此外,中韩自贸协定生效也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

过去30年,中韩两国在经贸合作中都获得了巨大利益。分析人士认为,站在新的起点上,中韩经贸合作需要应时而变,才能更好彼此成就。

长期以来,对华贸易都是韩国主要的贸易顺差来源。但截至今年7月,韩国对华贸易已连续三个月出现逆差,这在两国建交以来并不多见。另有韩国学者指出,韩国企业在开拓中国市场方面表现并不理想,落后于东盟和美国。

在白明看来,这种局面是暂时现象还是长期趋势还有待观察,但不可否认,随着中国经济加速转型升级,向产业链高端迈进,企业竞争力增强,中韩经贸原有的互补性领域可能会呈现更多竞争性。这就要求两国企业及时调整应对策略,在竞争中挖掘新的合作机会。

韩国贸易协会最近也指出,随着中国推进产业优化升级,韩国有必要改变对华出口结构,从以半导体、石化制品等中间产品为主转向扩大消费品等最终产品的出口比重。

相比寻找新的合作空间,在疫情、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等因素对全球经济前景造成严重冲击之际,能够“不惑”,始终坚持正确方向,对中韩经贸合作而言或许更加重要。

时下,美国已宣布启动包括韩国在内的“印太经济框架”,并欲拉拢韩国组成“芯片四方联盟”。

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王俊生称,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低迷、债务负担加重、产业链供应链有被地缘政治绑架的风险,亚洲地区能否继续发挥世界经济发展重要引擎的作用,中韩合作至关重要。在此情况下,中韩不仅应当从两国利益角度,更应从促进亚洲与世界繁荣发展的角度出发,推动两国经贸合作走向更高水平。(完)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