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广东江门聚力“侨都赋能” 打造涉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导读 原标题:广东江门聚力“侨都赋能” 打造涉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原标题:广东江门聚力“侨都赋能” 打造涉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中新社江门8月30日电 题:广东江门聚力“侨都赋能” 打造涉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中新社记者 郭军

建设华侨华人离岸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五邑公证处纳入司法部、外交部海外远程视频公证办理试点机构,打造“涉外法律服务地图”,开发智慧公共法律服务微信小程序,指导律师协会成立涉华侨华人法律服务专业委员会……记者近日走访“中国侨都”江门了解到,该市当前正深入实施“侨都赋能”工程,加快建设涉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着力为海内外华侨华人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

江门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中心涉外法律服务专区建设情况 陈楚红 摄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我们拥有530多万祖籍江门的海外侨胞,他们对江门的建设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如何为华侨华人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是江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江门市司法局局长芶晓彤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

据介绍,去年召开的江门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要建设华侨华人公共法律服务国家平台,提升侨都维护华侨华人合法权益功能。近年来,围绕华侨华人公共法律服务,江门各相关部门大胆探索,涌现出不少符合侨都民情、充满侨都特色的实践创新。

江门市“智慧公共法律服务”微信小程序专设华侨华人公共服务专区 陈楚红 摄

“建设华侨华人公共法律服务国家平台,我们有全国基层立法联系点,有华侨华人离岸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有涉外法律查明机构,还有涉外商事调解等一系列配套措施。”芶晓彤说,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今年5月江门市五邑公证处被中国司法部和外交部列为开展海外远程视频公证试点单位,实现了联合中国驻外65个使领馆开展海外远程公证事项办理服务。

7月21日和28日,五邑公证处在江门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与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两次连线,为两名旅居新加坡的江门籍侨胞办理了海外远程视频公证,取得了江门市涉外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开展以来的阶段性成果。

江门市司法局局长芶晓彤接受记者采访 陈楚红 摄

“五邑公证处之所以被列为试点,正是由于江门海外侨胞众多,涉外法律服务需求特别大。”江门市公证协会会长、五邑公证处主任郝炼介绍说,从2019年开始,该公证处办理了大量涉外公证业务。

“目前江门涉外法律服务最多的是公证业务。去年全市8家公证处办理公证事项接近11万件,其中58000多件是涉外公证,占公证事项的近60%。”江门市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管理科主任白智翀说。

江门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 陈楚红 摄

作为离岸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的线下实体依托,去年投入使用的江门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集法律宣传、咨询、培训、诉讼代理、公证、调解、司法鉴定等多种服务于一体,极大地提升了江门公共法律服务的硬件水平。

走进该中心,可见这里不仅开辟了涉外法律服务专区,还引进网络遍布全球的律师事务所提供服务。“每周都有涉外律师坐镇接待,实现了涉侨公共法律服务一门办理。”该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自去年11月试运营以来(截至今年8月22日),中心办理法律咨询1670余宗、法律援助案件465件;办理各类公证事项3585件,其中涉外公证1081件,同比均明显增长。

该中心还指导江门各县(市、区)建设华侨华人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形成上下联动、各具特色的全域涉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目前,江海区已设立侨联法律顾问委员会服务站,鹤山已设立中欧合作区涉外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恩平已设立华侨华人法律服务中心。

线下全覆盖,线上不“打烊”。离岸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线上板块——江门市“智慧公共法律服务”微信小程序于8月29日发布。该小程序专设华侨华人公共服务专区,将涉侨法律咨询服务、公证办理、诉讼代理、出国回国指南等业务事项扩充到“平台”内,实现涉侨公共法律服务“零距离”“掌上办”。专业的法律服务团队确保24小时为不同国家、不同时段的华侨华人提供“一对一”咨询服务保障。

同时,江门“涉外法律服务地图”嵌入涉侨法律服务事项,为侨胞办理相关业务提供指引。目前已完成一期上线43个服务点的收集整理。

此外,为进一步满足侨胞需求,今年2月,江门市司法局指导市律师协会成立涉华侨华人法律服务专业委员会。通过搭建涉华侨华人法律服务领域合作供需对接平台,研发针对华侨华人和侨企的“全生命周期”法律服务产品。

29日,江门市司法局、江门市中级人民法院、江门市人民检察院与深圳市蓝海法律查明和商事调解中心加强合作,共建签订了域外法律查明和商事调解合作框架协议。江门还积极引进深圳优质法律资源,与深圳国际仲裁院共建江门国际仲裁中心,进一步提高为海内外华侨华人提供国际化仲裁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完)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