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9月3日电 题:护航经济大盘 保险业如何“雪中送炭”?
中新财经记者 王恩博
眼下中国正处于经济恢复紧要关口,保险业被喻为“风险减震器、社会稳定器、经济助推器”,此时正是发挥作用的时刻。3日,在服贸会期间举行的“2022中国保险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上,多位保险业人士表示,护航经济大盘,行业应从多方面“雪中送炭”。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面临的内外部挑战显著增多,一些风险隐患暴露,稳增长压力大。运用保险机制能够有效提高社会抗风险能力,增强经济发展韧性,保障发展安全。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会长于华介绍,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保险业充分发挥保险保障功能,服务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截至今年6月,保险业累计开发新冠疫情专属保险及拓展疫情责任产品超过1000个,相关赔付近7亿元。2021年,保险业在落实“六稳”“六保”中,为528万户次小微企业提供保险保额181万亿元。
出口信用保险能够将商业银行和出口企业面临的政治风险、买方违约风险等风险转移给国家财政支持的官方出口信贷机构。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王稳表示,中国信保着力防范和化解出口企业海外经营风险,保障国家海外利益。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向客户支付赔款7.3亿美元,同比增长17%。企业面临的海外风险得以缓释,有助于扩大中国开放经济的业务规模。
稳增长需要重大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助力,在此过程中长期稳定的资金参与和支持必不可少。保险资金的特点,恰恰与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天然契合。
中保协数据显示,近年来,保险业持续推进保险资金运用规范化、多元化、市场化改革,稳步拓宽资金运用投资范围,加大对实体经济的融资支持力度。截至2021年末,险资通过股票、债券、股权等方式,服务实体经济直接融资规模18.88万亿元,占资金运用余额的81.27%。
中国人寿是国内最大的机构投资者,该公司副董事长、总裁蔡希良介绍,上半年中国人寿直接投资实体经济的存量规模超过3.6万亿元。在支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方面,其大力支持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目前存量投资规模已经超过4600亿元,较年初增长了近1500亿元。
与此同时,中国人寿累计配置近30亿元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专项金融债,设立20亿元保险私募基金,投资以民营和中小微企业经营性贷款作为基础资产的证券化产品,带动商业银行信贷投放24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严峻复杂形势下,保险业本身也面临外部环境与内部转型的双重压力。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肖建友直言,宏观经济增速放缓、新冠疫情影响、居民资产负债表呈收缩倾向,导致行业传统增长动力弱化,叠加行业自身营销模式、商业模式艰难转型,对保险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
肖建友认为,保险企业只有把自身发展置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之中,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因此,还是要紧密围绕国家稳经济、稳增长大局,更好地适应新阶段实体经济的保障需求,变革创新、优化供给,为自身高质量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和契机。
“保障经济发展稳定、守护人民美好生活,是保险与生俱来的责任和使命,也是推进保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蔡希良也表示,全行业应坚持“保险姓保”,积极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着力打造保险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共同为稳住经济大盘作出应有贡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