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贵州6旬老人用36面木雕面具 演绎中国“戏剧活化石”福泉阳戏

导读 原标题:贵州6旬老人用36面木雕面具 演绎中国“戏剧活化石”福泉阳戏

原标题:贵州6旬老人用36面木雕面具 演绎中国“戏剧活化石”福泉阳戏

图为周昌智表演福泉阳戏的木雕面具。 刘美伶 摄

中新网贵阳9月4日电 题:贵州6旬老人用36面木雕面具 演绎中国“戏剧活化石”福泉阳戏

作者 刘美伶

脸戴木雕面具,身着丝绸戏服,手持关刀道具……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贵州福泉阳戏传承人周昌智,自幼学习福泉阳戏,58年来在舞台上用九板十三腔演绎了上万场古老戏剧,把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阳戏唱出大山。

图为周昌智介绍自己获得的荣誉证书。 刘美伶 摄

“唱什么腔,就要做什么动作。”周昌智说,表演阳戏最重要的是唱腔和动作,每个角色的唱腔动作都不一样。

图为福泉阳戏文化馆展示的戏服。 刘美伶 摄

福泉阳戏传承已有600余年,被誉为中国“戏剧活化石”。2021年,以福泉阳戏为代表的贵州阳戏,入选中国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名录。周昌智是福泉阳戏谷龙坛的第十七代传承人,也是贵州省级非遗传承人。

福泉阳戏分为阳戏和阴戏,其中阳戏有79个剧目,围绕祈祷四季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老幼清安、相邻和睦团结等内容进行演绎。福泉阳戏共有36个角色,对应有36面木雕面具,分为“文、武、老、少、男、女”,面具粗犷而神秘,造型分明,五官锋利,让观众能一眼看出人物属性。

图为福泉阳戏文化馆展示的古老木雕面具。 刘美伶 摄

从《韩信追霸王》演到《孟姜女》,从《二郎锁孽龙》演到《点酒娘子》,男角唱腔硬如山,女角唱腔柔如水,周昌智能在男角和女角唱腔之间切换自如。

“演什么角色就要像什么。”周昌智说,每个角色的面具、服装、兵器道具缺一不可,其中,“面具代表人物,每一个面具都各有特色。”

图为谷龙村福泉阳戏大戏台。 曾雪梅 摄

阳戏面具也叫“脸壳”或“脸子”,由远古时代的“魈面”“魅头”演变而来,集雕刻、绘画、工艺、装饰、造型于一体,是福泉阳戏最为显著的特点。面具由白杨木雕制,木质细腻,不易开裂,若保存妥当,能传承百年。

图为福泉阳戏文化馆内部。 刘美伶 摄

但表演者戴上面具后,既重又热,影响唱戏。曾有人建议周昌智用纸壳或者塑料来做面具,但为了传承好原生态的福泉阳戏,也让下一代能更好地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福泉阳戏,周昌智一直坚持用木雕面具演绎。

图为周昌智(左二)带领福泉阳戏表演队参加演出。 受访者供图

舞台上,周昌智用带有地方特色的戏腔演绎着“面具人生”,展示古老戏剧的魅力;舞台下,周昌智热衷于传承发展阳戏,在村里教大家唱阳戏并成立表演队,带着队伍去别的村进行公益表演,一年要演上百场戏。

2019年,周昌智在村里成立了阳戏文化公司,规模扩大了,演出范围也跟着扩大。让周昌智感到最荣幸的一场表演,是他带队参加2020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

“能代表贵州省参加国家级的演出,感到很荣幸。”周昌智说。

图为周昌智扮演福泉阳戏角色李二郎。 受访者供图

此外,周昌智受聘在谷龙村小学当阳戏教师,每周两节课传授学生阳戏表演技艺,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周昌智生活的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福泉市道坪镇谷龙村,男女老少或多或少都听过学过阳戏,对于当地民众来说,这是“精神上的寄托,所以老百姓都喜欢。”周昌智说。

图为周昌智在谷龙村福泉阳戏大戏台化妆间门口。 受访者供图

回忆起第一场演出时,周昌智说,最初的戏台比较简陋,观众也仅百余人。如今,谷龙村不仅有专属的大戏台,还建有福泉阳戏文化馆。每到阳戏文化节时,观众能有几万人,其中有不少海外游客。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