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浙江功能水稻“七十二变” 助力“非粮化”整治更上层楼

导读 原标题:浙江功能水稻“七十二变” 助力“非粮化”整治更上层楼

原标题:浙江功能水稻“七十二变” 助力“非粮化”整治更上层楼

浙江大学教授与基地负责人探讨 沈希宏 摄

中新网宁波9月6日电 (记者 谢盼盼)位于浙江省象山县晓塘乡的水稻基地,今年种植了1700余亩由浙江大学(下称“浙大”)研发的科技型功能水稻,当下正处于抽穗灌浆期,现场稻浪翻滚,清香弥漫。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近年来,当地政府在“非粮化”整治提升中,重点以科技支撑有力、示范带动有力为指导,吸引企业为主体推动粮食生产经济高效的引领示范作用,既突出粮食的保供又促进农民增收。

设计改良的多种粒型高辨识度特种水稻新品种 沈希宏 摄

据晓塘乡副乡长何贤彪介绍,当地政府牵线浙江大学、中国水稻研究所等高校及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以水稻功能Plus提升传统水稻种植的价值,打造现代农业多元功能的产业基地。

时值初秋,在距离海边不远的水稻基地里,科技型功能水稻迎风招展,其中有浙大两优宜糖籼1号、浙大圆香粳、浙大紫针、浙大迷你、浙大黑珍、浙大长香粳、浙大彩禾等功能特色新品种稻米。

基地上的稻田画“手捧饭碗” 沈希宏 摄

据浙大农学院教授吴殿星介绍,在该基地种植的水稻经由浙大培育,是粮经兼用的系列功能特色型水稻新品种。

如浙大两优宜糖籼1号为高抗性淀粉专用水稻,适于糖尿病患者食用,也适于普通人群控糖及控制体重;浙大长香粳是一种长粒型优质风味粳稻,香味浓郁;浙大圆香粳米粒如珍珠圆润;浙大迷你米粒像芝麻粒大小,具备视觉冲击力和产品辨识度;浙大黑珍富含花青素和微营养铁,由其衍生的多彩稻秆可制作成纯天然环保吸管;浙大彩禾则是农旅结合的抓手,利用创意农业聚集人气。

由稻秆制作的纯天然环保彩色吸管 沈希宏 摄

在政府的牵线搭桥下,浙江中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水稻基地负责人葛颖儿今年“结缘”了这批科技水稻。

作为年轻的毕业生,刚从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的大学生葛颖儿,接过了父亲的接力棒,回到家乡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看到正在抽穗灌浆期的科技水稻,葛颖儿切实感受到了农业科技给予农产品赋能、提升农产品价值的力量。

“水稻基地离象山海边仅几百米距离,海风吹拂还能赋予稻米独特的风味。稻田凭海临风很吸引人。”葛颖儿说。

浙江大学教授、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基地负责人等现场合影 沈希宏 摄

接下来,葛颖儿还将建设1500平方米的现代化智能稻米烘干加工中心,充分利用好科技资源,并结合周边良好的旅游资源,开展研学活动,拓展粮食产业链与价值链。“希望能有越来越多年轻人加入,给现代农业注入新的活力和思想。”

“一个农艺/经济性状就是一项技术一个特色产业。”吴殿星带领的浙大米教授团队一直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育种目标凸显“性状-技术-产业”的特征,目前已培育出诸多特点鲜明的水稻功能特色Plus新品种,接下来将逐步差异化走向现代农业应用,让农业有奔头,农民有盼头,农村有看头。(完)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