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文博产业的数字化建设 三大难点不可忽视

导读 原标题:文博产业的数字化建设,三大难点不可忽视 中新网北京9

原标题:文博产业的数字化建设,三大难点不可忽视

中新网北京9月11日电(刘越)近日,中新网“文明的坐标”特别节目“故宫文化云对话”邀请故宫博物院数字与信息部副主任于壮、沈阳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理、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首席研究员焦天龙,就“数字时代文博产业发展方向”等话题展开云上对话。于壮从数字故宫的建设经验出发,谈到了当下文物数字化进程中的难点。

于壮认为,很多文博单位在文物数字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具有普遍共性,主要集中在“如何在确保文物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基础数字化工作”、“如何定义数字文物概念的内涵外延”、“如何挖掘数字资源价值进行有效利用”这三个问题上。

“文物数字化不能生搬硬套其他行业数字化的模式。文物是不可再生资源,它的唯一性决定了数字化过程中,一定要以文物安全为前提。”于壮直言,故宫博物院藏有180多万件文物,迄今为止还有不少没有完成基础数字化工作。

故宫博物院数字与信息部副主任于壮。记者 翟璐 摄

他介绍,由于文物状况不尽相同,针对不同类型的文物数字化的方式方法也有所区分,需要研究人员不断摸索,并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数字化标准。

“文博行业也在探讨数字文物到底是什么。至少‘数字文物就是文物数字影像’这个概念早已经落伍。”于壮说,“数字文物是什么?应具备哪些要素和特点?又应是怎样的呈现形态?值得我们不断地探讨实践。只有我们把‘什么是数字文物’搞清楚,才能做好文物数字化工作。”

在他看来,数字化采集是文物数字化的基础工作,采集到的各种数据资源如何有效利用也是研究人员需要着重考量的现实问题。

资料图:游客参观北京故宫博物院。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

“其实这几年,各个文博单位数字化转型的力度都在加大。但另一个现实问题是,当这些数字资源采集后,是不是就这么躺在数据库里?如何管理好并深入挖掘其内涵和价值,更好地为社会公众服务?”

于壮认为,数字故宫建设已经过了原始积累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时期。各个文博单位的数字化建设和转型目前也存在较为同质化的特点。他提出,应该“发挥地缘文化优势,寻求差异化发展思路,让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呈现出一片繁荣森林的面貌”。而寻求行业互鉴和跨界合作,或许是突围关键点。

“开放共享、合作共赢,是故宫数字化建设的积极态度。数字故宫建设是多学科、跨专业的复杂构建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会需要社会力量,尤其是科技企业机构加入进来,发挥各自资源技术优势,形成互补共促,才能促成文化加科技融合发展的新态势。”(完)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