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杭州9月14日电 题:施一公的“马拉松”
作者 严格 童笑雨
“创办西湖大学是这十年里我最骄傲的事。”马拉松爱好者、中科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日前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最近,西湖大学“人气”有点旺。
7月底,西湖大学迎来首批60名本科生;8月底,352名“西湖六期”博士生入读西湖大学,总人数是“西湖一期”的18.5倍。
2008年,已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授的施一公放弃优渥待遇,选择回国。彼时,中国的高等教育水平尚不能满足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也不能满足中国可持续发展和经济转型对尖端科技的需求。
“中国人从‘1到100’很厉害,但是从‘0到1’,还相对薄弱。”抱着这样的想法,施一公开始了他的“马拉松”。经过艰苦筹备,2018年,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由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研究型大学——西湖大学应运而生。
施一公为西湖大学花精力最多的就是人才引进。西湖大学坚持国际标准,在同等学术水平条件下优先聘任年轻人;学校实行年薪制,每位博士生导师的工资都由西湖大学发放,不允许因为企业合作或参与了国家项目而多拿一分钱。
如今,在西湖大学操场、图书馆与你不期而遇的,可能是某个世界知名的学术“大咖”;校园里,年轻的助理教授与讲席教授争论,说“你是错的”,是常态。
目前,西湖大学已引进近200位世界一流科学家担任博士生导师,其中90%以上来自海外。
施一公说,很多人才是自己“找上门”的,因为这里的科研环境有巨大吸引力:不以论文发表数、发表文章的影响因子等作为学术判断的重要指标;自由平等的学术氛围不被资历、“帽子”等概念捆绑,鼓励与学术权威“唱反调”。
2021年,该校博士生导师吴建平带领团队破解“精子阳离子通道体”这一世界级难题,被誉为生殖医学领域过去10年至20年最重大的基础研究突破之一;
今年,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蔡尚团队首次证实乳腺癌组织中存在胞内菌,并揭示它们在肿瘤转移定植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具有广阔临床应用前景。
一系列突破,让年轻的西湖大学在世界上崭露头角。
作为科学家,施一公坦言,当下中国的科研环境、水平和2008年相比,变化翻天覆地。
他回忆,刚回国时,中国很多领域的科研设施严重落后,甚至没有足够强大的同步辐射光源,团队每年要去日本若干次采集数据。
2010年后,上海有了同步辐射设备,这从侧面反映出国家科研基础和研究水平的提升。
过去,媒体报道科学家归国总会提到“放弃国外优厚待遇”,因为彼时国内外科研人员的工资待遇差距巨大。但近年来,中国高校无论是研究设备还是个人待遇,开始具备国际竞争力。
更可喜的是,中国科研人才布局更丰满、更有层次、有梯队。10年前施一公培养的博士生,如今已在各高校中担纲。
施一公喜欢跑步,学生时代便练习长跑,2020年跑了人生第一个全马。他期待下一个十年,和学校、和中国一起向前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