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9月16日电(刘欢 实习生 王思怡)受自然环境、生产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国曾是受地方病危害较重的国家。疟疾、血吸虫病、碘缺乏病……这些困扰我们多年的地方病治疗有何进展?还将有哪些防治干预措施?
16日,国家卫健委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地方病防控工作的进展与成效举行新闻发布会。据了解,本次发布会也是国家卫生健康委“一切为了人民健康——我们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18场。
发布会现场 刘欢 摄
地方病防控工作成效显著
国家疾控局综合司一级巡视员熊煌在发布会上介绍了地方疾病防控工作六方面进展:
一是防控工作机制不断完善。2018-2020年,国家10部门联合实施地方病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将地方病防治纳入政府目标管理,推动食盐加碘、防病改水等防治干预措施。
二是实现了重点地方病控制消除阶段性目标。截至2021年底,全国2799个碘缺乏病县、379个大骨节病病区县、330个克山病病区县等均达到控制或消除标准,达标率均为百分之百。
三是地方病监测体系不断健全。每年分别以村、乡、县为单位,开展疾病监测,全国重点地方病监测实现全覆盖。
四是防病扶贫与脱贫攻坚任务同步完成。将贫困地方病患者纳入低保、评残等社会保障制度,实施手术治疗补贴、药物治疗免费政策,现症地方病患者全部建档立卡和应治尽治。在国家级贫困县中,全部地方病病区县均达到控制消除标准,达标率为百分之百。
五是防治能力和科技防病水平不断提升。各级财政加大资金和政策倾斜力度,在大骨节病治疗药物筛选等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
六是形成了地方病防治的“中国经验”。我国将地方病防治工作与乡村振兴战略、脱贫攻坚紧密结合,创造了发展中国家有效控制消除重点地方病危害的奇迹,为全球治理地方病引起的公共卫生问题提供中国智慧和方案。
地方病防护与治疗依然面临挑战
据了解,我国地方病发生种类多、分布范围广,防治工作依然面临挑战。
国家卫建委全国地方病防治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孙殿军介绍道,我们国家地方病分为四大种类。
一类是地球化学性疾病,如碘缺乏病等。第二类疾病是自然疫源性疾病,像血吸虫病等。第三类是与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相关的疾病,如量饮高氟砖茶,造成饮砖茶型氟中毒。第四类是克山病、大骨节病等这一类地方病,他表示,第四类疾病主要发生在我们国家,“病因到目前还不是很清楚,只有一些病因假说。”
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我国已经消除了疟疾。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周晓农指出,在取得成就的同时,我国仍然存在着输入性疟疾病例引起当地流行的风险。
“这些病例进来以后,可能会造成三个方面的风险:一是全球疟疾病例还是处于高峰时期;二是国际贸易、劳务输出、旅游出境等人员增多,疟疾病例输入的风险一直存在;三是我国疟疾流行区传播媒介孳生环境没有彻底改变,流行的条件依然存在。”
他特别提到,蚊子是传播疾病的媒介之一,但目前的科技手段还不能消灭蚊子,“特别是传播疟疾的按蚊,疟疾输入以后会引起再传播的风险。”
对于感染寄生虫导致的疾病,周晓农强调,我国寄生虫病防控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果,但仍要注意寄生虫病防控是长期性、复杂性、社会性的系统工程。防控稍有放松,就会存在快速反弹的风险。
他特别提醒,生吃或者半生吃淡水鱼虾、猪肉等,可能会导致食源性寄生虫病。周晓农建议,尽量不要生食鱼、蟹和肉。
“有人误认为喝酒能杀死虫子,实际上喝酒时的酒精浓度和作用时间根本无法杀死寄生虫。所以,一旦发现自己真的感染了,一定要及时进行驱虫治疗,避免造成进一步危害。”他说道。
持续加大防治措施落实,防止疾病卷土重来
“地方病作为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一旦防治措施减弱或者撤除,疾病将再次卷土重来,所以必须长期巩固,维持防治措施,才能真正发挥防病的作用。”熊煌指出,目前我国需要持续加大防治措施落实。
对此,他介绍道,将健全完善地方病防控长效机制,合理布局国家和区域地方病防治中心,加强全国地方病防治专业队伍建设;针对少数饮水氟超标地区改水尚未完全落实等状况和难题,进一步强化地方主体责任。
同时,他指出,还要持续做好地方病病情监测,加大科普宣教,增强防病意识,“我们将切实做好地方病的‘防’‘控’‘治’工作,为推进实现健康中国行动提出的‘到2030年,地方病不再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重点问题’这一规划目标而不懈努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