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9月17日电 (记者 左宇坤)水深狂风舞,流急浪滔天。这里是平潭海峡,惊涛骇浪与百慕大、好望角齐名,是世界三大风暴海域之一。
这里“无风也起浪”,每年六级以上大风超过300天,7级以上大风超过200天,掀起最大浪高近10米;这里小岛棋布、地质复杂,坚硬如铁的光板岩石是打桩建墩者的“噩梦”,“建桥禁区”的标签长久烙印在海峡之上。
但就是在这里,我国首座跨海公铁两用桥、也是世界最长跨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平潭海峡公铁大桥跃海而起,来自中铁大桥局等方面的建设者们生动演绎出一部“石头上种树,风浪里搭台”的奇迹诗篇。
平潭海峡公铁大桥。 王东明 摄
风暴眼里的定海针
身处“世界风口”之一,风浪是建设者们首先面临的困扰。几年以来,项目共经历过30多次台风。小练岛上的施工人员清楚地记得,狂风袭来时,大浪滔天,吊机、房子全部被吹垮,办公住宿用的移动板房平移了30多米。
除了生活上的不便,常年的大风天让能够真正开展作业的时间极短,波流力的影响更是在长江等内河架桥的10倍以上,对水中结构冲击极大,全年有效作业时间不超过120天。工程师们对大桥的施工安全进行了评估,总结了96个典型的危险源。从海上运输,到桥墩的施工,再到斜拉索的张拉,都是“风险极高”。
为了以坚实的身躯“定住”风暴海域,平潭海峡大桥体量之大创下跨海大桥之最:大桥共用钢材85.3万吨,相当于两座港珠澳大桥的体量。
在我国绵延的海域之中,“定海神针”又何止一处。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工程中,中铁大桥局承担了CB05标段的建设,包括九洲航道桥、非通航孔桥及珠澳口岸连接桥、暗桥、互通立交等,全长6.653公里,占大桥海上桥梁段建设全长的三分之一。
桥梁建设标准高成为了主要的施工难点所在。大桥建设要求抗震达8度(地震烈度),能抗16级台风,设计使用寿命120年。为此,大桥建设者研制出长了1.77米,宽1.77米的世界最大尺寸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该支座承载力约3000吨,可谓“一架巨座”定风波。
空中鸟瞰平潭海峡公铁大桥。 王东明 摄
工匠精神铸大国重器
面对“头号挑战”,自然要有敢为人先的“头号创新”。平潭海峡公铁大桥进入施工阶段,更大的难题接踵而至。当第一根钢管桩桩头打进坚硬的岩床1米深左右时,就被挤压致严重变形,第一次尝试宣告失败。
经过几个月顶着风浪进行的水文地质勘察,工程师团队不断测算,研发出国内首创的“深水裸岩区埋植式海上平台”技术,解决了恶劣地质的桥梁基础施工的难题。
平台之上,更要有尖刀。面对脾气倔硬的光板岩以及行踪诡异的海底孤石,施工队伍凭借强更大的耐心打入了1865根桩。其中最费神的一根,从钻进到成桩花费了1年6个月。
除此之外,为解决4.5米超大直径钻孔桩钻孔难题,大桥局还自主研发了世界最先进的KTY5000型液压动力头钻机,将18根平均桩长达62.3米、直径4.5米的目前世界上直径最大的嵌岩桩,插入45米海水下的海床里。
创新不止一二处。团队耗时3年打造的“大桥海鸥号”起重船成功实现吊重3400吨的钢桁梁架设任务,一举打破了原先世界桥梁整孔钢桁梁架设的最重纪录,并填补了我国斜拉桥大节段钢桁梁整孔吊装架设的技术空白。
空中鸟瞰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延伸段。 王东明 摄
代代人托起的奇迹桥
建桥人眼中的大海、波涛,鲜少有诗情画意的浪漫,更多的是身体与心灵的双重考验。物资运输只能靠船,风浪一大就没法运送;空气湿闷多盐、紫外线强度大,夏天出一次海,脸就晒成了“平潭红”……扎根在这样环境里的建桥人,多少有点“犟劲”。
时任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项目部一分部常务副经理的刘传志,就有个外号叫“犟牛”。由于平潭桥施工体量大、难度大,进度一直上不去。刘传志“犟劲”上来了,主动请缨向领导辞去分部常务副经理职务,到最难施工段去担任工区长。
当然,“犟牛”不仅“犟”,还很“牛”。中国桥梁施工第一根4米超大直径钻孔桩,就是在人屿岛段最先实现的。
更多更牛的事情,还在更多参建者身上发生着。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过程中,全线年纪最大的工程师是一位名叫谭国顺的老人。2012年,年逾60岁的谭国顺再次挂帅出征港珠澳大桥CB05标项目,港珠澳大桥是他的封山之作。
为了参与这个世纪工程,他甘愿“官越当越小”。本来任职中铁大桥局总经理的他,年过60反而做了大桥桥梁工程CB05标段项目经理,带着儿子辈、甚至孙子辈的技术人员一路“过关斩将”,在气候恶劣、台风频发的施工条件下,多次开创中国桥梁外海施工的新标准。
建了一辈子桥梁的谭国顺,说起CB05标段总是满脸笑意:“以前建桥大部分在高空、海上现场露天作业,现在把建桥过程变成工厂化,由高空变成低空,由野外变成工厂,由露天变成车间,有效改善了工人的工作环境”。
“港珠澳大桥建设从原材料到施工现场多艘3000多吨级的吊船等众多大型装备,全部是国产的。”谭国顺说,能建成这样一座世界瞩目的桥梁,不仅仅代表中国桥梁的最先进水平,更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港珠澳大桥也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又一张新名片。
一刻不停的挑战,代代相传的奉献,造就了不断突破的超级工程。当动车、汽车平稳行驶在大桥上,我们知道,这必将通向未来的无限可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