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黑龙江新闻9月20日电(耿聃 姜柏利)“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更换轨枕时要注意人力和机械的相互配合,小组内一定要勤提醒、多沟通。”9月20日在滨洲线博克图站开工前,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工务机械段线路大修一车间工长刘权睿在施工前嘱咐大家。
刘权睿今年28岁,自2014年7月份参加工作以来,他先后在施工现场干过线路工、整理内页、编制技术交底,经过各种工作锻炼,他现在已经是车间换枕班的工长,别看他年龄不大,干起活来却稳重老成。
为提升中俄贸易通道及蒙东地区线路质量,自7月份以来,车间先后转战牙林线和滨洲线进行更换轨枕施工。蒙东地区山路崎岖,大兴安岭就在那里,线路多急弯、长大坡道,而且滨洲线属于重要干线,列车运行频繁,给施工组织带来困难。
今年8月份,车间首次在滨洲复线电网不停电的情况下,进行钩机换枕施工,安全管控难度教大。“以往换枕作业都是人工手拉肩扛,效率慢、质量不高。如今用钩机换枕,提升效率、减少人力的同时,带来了新问题。钩机大而高,容易触碰到电网。”刘权睿介绍说。
面对难题,刘权睿多次参加现场调研,提出合理化建议,认真记录每处线路情况,回到车间根据当日调查线路数据,组织作业人员对钩机起吊高度、转向角度进行模拟演练。在施工现场,他重点查看每台钩机加装的安全绳及限高器“双保险”设备。并选派班组人员对供电杆及电线“一对一”监控,从设备和人员全面盯紧安全工作,打消施工人员顾虑,开创了哈尔滨局电网不停电条件下钩机换枕作业先河。
“加快铁路施工机械化的脚步是好事,但也要有相应配套的管理技术和管控制度,只有在反复尝试和不断优化的状态下,机械化进程才会又快又安全。”刘权睿说道。
爱研究、能琢磨,是大家给他的评价。当年轻的工长上任后,如何打消大家的疑虑,如何在老师傅面前当好管理者,是他第一个面临的问题。刘权睿十分关心爱护班组成员,充分了解大家的情绪和思想包袱。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很多地方实行交通管制,班组职工老李母亲身患重病住进医院,无法回家的他情绪低落,刘权睿了解情况后,立即和车间技术人员沟通,询问能否替班的可能性。当时人力吃紧,加上居家隔离,老李这一来一回就要大半个月,但刘权睿还是克服了困难,安排妥当之后,让老李回家照顾母亲,老李听后很感动,没有串休多久便又回到工作岗位。
刘权睿一心扑在现场施工上,忙起活来连自己婚姻大事都顾不上考虑。父母原定今年5月份给他举行婚礼。由于疫情影响,加之车间当时正在滨绥线电网下施工,他说服父母和女友,把自己的婚礼一推再推。直到车间完成同江和京哈线换枕大修会战,7月份趁着车间转移施工现场的间隙,才匆匆回家举行了婚礼仪式。婚礼结束后,他说服妻子取消度假旅游的计划,匆忙返回了换枕大修现场。对此,善解人意的妻子只好调侃说:“他是大修队的公家人。”
青春奋进正当时。刘权睿一直觉得,工作没有捷径可走,唯有勤学苦练,踏实肯干,才能增强本领,不负韶华。在加快机械化进程的今天,他和他的班组一起克服重重困难,为优化铁路建设贡献青春和力量。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