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浙江苍南:矾山镇的平“矾”之路 600年矿山发掘生态富矿

导读 原标题:浙江苍南:矾山镇的平“矾”之路 600年矿山发掘生态富矿

原标题:浙江苍南:矾山镇的平“矾”之路 600年矿山发掘生态富矿

新闻采风团参观温州矾矿博物馆 温州生态环境局供图

中新网温州10月2日电 (张益聪)著名学者余秋雨题词“世界矾都”的石碑矗立;炼矾“活遗迹”的高塔炼炉环立;天然赐物的青黛山峰耸立……在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这个有着600余年炼矾历史的矾山小镇,于2017年停产,以“矾”致富的辉煌归于平静之后,该镇转型探索发掘生态富矿,以青山绿水之美,文化遗产之雅,正低吟着生态、文旅齐头并进的平“矾”之路。

未曾设想的“补山工程”

据统计,矾山镇的明矾矿石储量约占全世界60%,因此,以炼矾业为主要经济支撑的矾山镇,曾“哺育”当地百姓脱贫致富,曾一度成为温州市的“工业心脏”。然而,经年累月采矿、炼矾,已经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山体内部千疮百孔,山河外貌面目全非,为重整山河,矾山镇开启了一场说干就干的“补山工程”。

2017年起,矾山镇“另起炉灶”。一方面,矾山镇对当地小矾厂和炼矾点采取了包括强制爆破在内的集中整治行动,拆除小矾窑、熔化炉以及厂房100余座,填埋结晶池和清理风化池6万余立方米;另一方面,矾山镇投入大量资金建起环保车间、矾烟管道、矾渣堆放场,对“三废”进行全面整治。

与此同时,矾山镇大力推进荒山造林、国土绿化等基础性工作,时至今日,共投入1500余万元,种植珍贵树种10800亩,抚育彩色健康林3500亩,城镇植被覆盖率突破70%,并获评“省级森林城镇”、首批“国家级森林村庄”等荣誉。

“从我父辈开始就是矾矿工人,后来矿山停产,我就来帮忙种树了。”矾山镇宜矾村村民朱坤荣正是彩色健康林的植林人之一,他坦言,从前山里挖矿,如今山上种树,这样的转变是自己未曾设想的道路。

其实,与朱坤荣一样,在“补山”之初,矾山镇拆除的一砖一瓦,填平的一坑一洞,种植的一草一木,都不曾想到会带来怎样的变化,而支撑着许多个朱坤荣前行的,仅仅是为后代谋福的最质朴的期待。

可以预见的“山水之变”

多年来,矾山镇的“山水之变”让该镇找到了探索产业“新矿”的方向,秉承“文化立镇、旅游兴镇”的发展理念,深度挖掘文化内核,依托矾矿工业遗产,打造风格突出、品质一流的“世界矾都”——美丽温州体验地。

新闻采风团参观苍南312南洋平硐 温州生态环境局供图

此外,矾山镇引入众多特色酒店民宿品牌;着力打造以矾客工厂、矾矿博物馆、奇石馆、矿石馆等为核心的矾都博物馆群;报送朱程故居成为“农工民主党中央党史教育基地”“省级党史教育基地”,并成功入选;创成温州惟一一家“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从矿区弃山,到绿色文旅富矿,矾山镇完成了自身的蜕变。

未来可期的“绿色新矿”

从未曾设想,到可以预见,在矾山镇,山水之变亦是产业发展之变,亦是城镇建设之变,亦是百姓致富之变。

2020年4月,作为矾山镇矾矿工业文化遗产的核心,矾矿从温州市工业与能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成建制划转给苍南县政府,由苍南县政府进行统一管理和优化调整。

以矾山镇水尾村为例,在该地水尾山附近,矾山镇利用采矿炼矾遗留下的100余个矿硐,打造成为亚洲最大硐穴酒店;利用深垟矿硐等地下空间,打造成为一个集科普教育、休闲体验、探险观光等为一体的矿硐“迪士尼”;利用水尾矿工村内留下的挑矾古道、五彩石屋等工矿遗址,结合厚重的文化底蕴,打造成一个集山、水、石屋特色的乡村旅游度假村。

不仅如此,矾山镇继续为当地新产建设“加码”,启动世界矾都核心区旅游规划设计,目前已完成了地下矿硐核心区域地质测绘、勘察,以及工业遗址资源普查。

同时,将矾山矾矿遗址、福德湾、挑矾古道等纳入市级“诗路珍珠”旅游品牌体系,为矾矿“申遗”不断迈出坚实步伐。

眼下,矾山镇发挥矾矿遗址“大保护”、重点项目“大建设”、文旅融合“大发展”的三大纵深战略优势,未来,该镇将继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保护开发工业遗存,修复生态环境,加快文旅融合发展,探索、再建一座矾山独有的绿色产业富矿。(完)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