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乔建珍:用心用情在巴西做双语教育

导读 原标题:乔建珍:用心用情在巴西做双语教育 2019年11月,乔建

原标题:乔建珍:用心用情在巴西做双语教育

2019年11月,乔建珍获颁巴西尼泰罗伊市荣誉市民称号。受访者供图

中新网10月2日电 据南美侨报网报道,9月28日是孔子诞辰2573年,也是巴西里约热内卢市第一次迎来市议会立法通过的“中文日”。作为国际中文教育基金会2022年“孔子学院院长纪念奖章”的获得者和里约市“中文日”的推动者之一,巴西弗鲁米嫩塞联邦大学(UFF)孔子课堂负责人乔建珍颇有感慨。十年来,深耕在中巴文化交流第一线的她将经验总结为8个字:百年树人,教育减贫。

语言基础赢来的“缘分”

乔建珍在大学时期主修英语,1987年被选派至东北师范大学上古史研究所学习亚述学。彼时,上古史研究所隔壁的对外汉语教研室令她结识了这个在当时算是“冷门”的专业。

1999年,河北省计划与巴西建立友好省州,需要培养葡萄牙语人才,乔建珍被选拔进入北京外国语大学学习葡语,后又于2000年前往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学进修。

正如乔建珍所说,“一点点语言基础,缘分就来了”。2008年,河北精英教育集团(现河北传媒学院)开始与巴西利亚大学合作创建孔子学院,乔建珍不仅参与了该集团推出的汉语教材——《精英汉语》的翻译,还受邀出任孔院的中方负责人。虽然最后未能成行,但在2010年河北大学与里约热内卢天主教大学合作建设孔子学院时,乔建珍受邀出任孔院中方院长。

贫困孩子因学中文而改变命运

在这十年间,除了出任孔院中方院长、孔子课堂负责人,乔建珍还推动母校河北师范大学与里约热内卢州政府合作共建了里约葡中双语高中,并将其纳入了巴西的公立教育体制。为此,乔建珍自2013年开始参与选校址、看图纸、下工地、聘教师、设课程、找生源,亲历双语高中从无到有的全过程。

2014年9月揭牌以来,双语高中仅用8年时间便成为巴西基础教育的知名“品牌”,2021年在巴西教育部的年度评估中一举成为里约州基础教育教学发展指数排名第一的中学。

双语高中面向当地的贫民社区招生,改变了许多贫苦孩子和家庭的命运。当时在中国国家汉办的支持下,学校组织“巴西中学生足球夏令营”和巴西“汉语桥”中学生获奖选手赴华交流,激励学生们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责任心,让他们走出贫民窟走向世界,并通过后续的“中文俱乐部”项目为一些学生提供了工作岗位。

“国际中文教育真的可以帮助发展中国家减贫”,最令乔建珍自豪的是,许多从双语高中毕业的贫困学生后来进入大学继续进修,改变了自身命运,他们对中国和中国老师也有了一份特殊情感。

让中文教育在巴西扎根

带着对国际中文教育的热忱和“百年树人”的坚守,乔建珍多次获得中、巴两方颁发的奖项。除了刚刚获颁的“孔子学院院长纪念奖章”,她还曾在2014年获得了由巴西劳工部授予的“巴西五一劳动奖章”,是史上首次得到该奖项的中国人。此外,她连续四年获得里约市议会年度立法表彰,并荣膺巴西尼泰罗伊市荣誉市民、里约市荣誉市民称号。

同时,为了让中文和中国文化更好被巴西人接纳,乔建珍在世界语学者夫妇赫尔德和玛丽亚·阿梅里亚的协助下推动里约市议会立法增设“中文日”。她的这一想法得到了议员雷蒙特·奥托尼的支持,并由其做出提案。经过长期努力,今年3月31日,里约市市长签署了议会通过的这一法案,将每年9月28日设立为“中文日”,并作为里约市的官方节日写入日历。

这让乔建珍对中文教育在巴西的“本土化”抱有更高的期待:培养当地教师、编制更贴合的教材、使用本土化教育方法,实现国际中文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避免“水土不服”现象,乔建珍希望借由民间人士和学术组织的力量来推动中巴文化、教育的交流。

如今,乔建珍仍在全力推进面向中、小学乃至幼儿园的里约市中文俱乐部项目,在将中文教育覆盖至低年龄段学生的同时,为双语学校的毕业生带来就业机会,助力巴西解决“教育贫困”问题。满案簿书双睡眼,毕生事业一教鞭,对于乔建珍而言,教育是恒久的事业。“教育百年树人,短期内看不到什么,但坚持做你能感觉到它的作用。”乔建珍说。(文/段木心)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