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0月4日电 (朱贺 杨程晨)中国近期启动的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首次在港澳地区选拔载荷专家。多位港澳青年对中新社记者表示,选拔为港澳青年的未来发展注入信心,展现了国家对港澳地区的信任与扶持。
为港澳青年打开理想之门
“这是国家在国庆期间送给香港的‘大礼’,点燃了香港青年探索太空的激情。”清华大学香港学生陈诗丽说,这则消息在内地求学、生活的港澳青年中引发热烈反响。年轻人能借由此次机会深度参与国家航天工程,“共同实现我们的航天梦”,极具意义。
“香港许多理工专业人才在毕业时难以找到对口职业,部分学生入学时也会避开航天工程等相关专业。”关注到载荷专家的选拔条件之一是需具有理工科等相关专业背景,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天文学系港生郭祺说,这为香港青年的未来发展拓宽了道路,也注入信心。更多元的职业选择更能吸引有志于理工专业的学子投身相关领域。
“这意味着港澳学生未来也能在国家航天事业中拥有一席之地。”北京理工大学港生叶菁雅说。
“选拔工作首次在澳门进行,体现了国家对澳门青年人才培养的重视。”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系澳门学生蔡铭骏认为,长远来看,选拔工作为澳门青少年打开了一道理想之门,将激励澳门学子努力提升、实践自我,“将个人力量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中国人民大学港生林浩澄说,一直以来,港人对于航天事业的热情都十分高涨,可惜香港没有相应的配套和发展路径,让诸多相关领域的人才被埋没。此次国家主动将香港纳入航天事业发展大局,除了让香港青年壮志得酬,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国家对香港的信任、扶持。
延续港澳“航天热”
航天员与港澳学生连线、到访港澳分享航天故事、在太空给香港学生回信……一直以来,国家都重视与港澳民众分享航天事业最新成果,也鼓励港澳积极参与航天项目。
“19年前,国家首位‘太空人(航天员)’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飞船归来后访问香港,在无数香港青年心中埋下航天梦的种子。”陈诗丽说,如今航天梦不再遥不可及,尽管她不是相关领域的科研人才,也倍感激动,这对每位香港青年来说都是极大鼓舞。
去年12月,约170名澳门中小学生参加了中国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在“神舟十三号”上带来的“太空课堂”,给蔡铭骏留下深刻印象。他认为,那次“天地对话”让澳门学生大开眼界。他期待借由此次选拔进一步激发澳门青少年投身国家科创事业的动力,“相信澳门青少年的视野会更加广阔,对祖国国情的认识及国家认同感都会加深”。
郭祺注意到,此前香港理工大学的科研团队参与研发“嫦娥五号”的关键仪器,助力国家航天事业;此次国家再向香港青年抛出橄榄枝,显然是对青年人充满信心,越来越重视香港人才在国家重大工程中发挥的作用。
“作为香港青年,我乐于见到这样的事情,”郭祺说,今年适逢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香港社会凝聚力逐渐增强,希望青年一代抓住机会,为港争光、为国贡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