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官方:2035年基本建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知识产权强国

导读 原标题:官方:2035年基本建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知识产权强国

原标题:官方:2035年基本建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知识产权强国

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胡文辉出席“知识产权这十年”专题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中新网北京10月9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胡文辉10月9日表示,到2035年,推动中国知识产权综合实力跻身世界前列,基本建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知识产权强国。

国家知识产权局当天在北京举行“知识产权这十年”专题新闻发布会,胡文辉回答媒体关于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相关提问时作上述表示。

他说,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新征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国家知识产权局将按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总体目标,坚持国际国内统筹、宏观微观结合、远期近期兼顾,分两步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

第一步,瞄准未来五年,以《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和《“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实施为工作抓手,确保到2025年,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第二步,在此基础上,再经过十年努力,到2035年推动中国知识产权综合实力跻身世界前列,基本建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知识产权强国。

胡文辉指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要处理好五方面的重大关系:一是立足走好中国特色知识产权发展之路,处理好中国特色与世界水平的关系,既要立足中国实际,符合中国国情,又要树立全球视野,跻身世界前列;二是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把高质量作为事业发展的生命线、主旋律,追求“理性的繁荣”;三是处理好激励创新与维护公共利益的关系,坚持人民利益至上,推动知识产权的公正合理保护;四是处理好市场驱动与政府推动的关系,既发挥好政府职能,加强规划引领、行业监管、环境营造,又遵循市场规律,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五是处理好国内保护与国际保护的关系,既依法保护在华外资企业的知识产权,又推动外国政府加强对中国知识产权的保护,切实维护中外企业的合法权益。

他还强调,十年来,中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有多个经验做法需要长期坚持,其中就包括坚持扩大开放合作共赢,这是深度参与全球知识产权治理的必然要求。知识产权制度是人类文明的成果,促进知识传播共享,让创新成果更好造福各国人民,需要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持开放包容、平衡普惠的原则,坚持多边主义立场,努力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进步。

“多年来,我们坚持开放合作,从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的学习者、遵循者向参与者、引领者转变,不仅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也为促进全球创新和经济繁荣作出了积极贡献。”胡文辉说。(完)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