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黄檗文化:中日交流史上的明珠》发布

导读 原标题: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黄檗文化:中日交流史上的明珠》发布

原标题: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黄檗文化:中日交流史上的明珠》发布

《黄檗文化:中日交流史上的明珠》(中日双语版)新书发布仪式现场。 吕明 摄

中新网福州10月12日电 (记者 林春茵)12日,黄檗文化与中日民间交流学术研讨会暨《黄檗文化:中日交流史上的明珠》(中日双语版)新书发布仪式在福州举行,以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

《黄檗文化:中日交流史上的明珠》由福建技术师范学院校长廖深基领衔编撰,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图文并茂,是目前国内第一本中日双语黄檗文化通俗读本。书中追溯了黄檗文化的起源与发展,梳理了以隐元禅师为核心的黄檗禅僧与日本江户时代社会各界的交流互动,展现了中日两国在经济、社会、文化交往过程中,所共同创造的生活习俗以及极具文人精神品质的文学、书法、绘画、建筑等艺术成就。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校长廖深基接受记者采访。 吕明 摄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地处黄檗文化发源地福清。廖深基表示,黄檗文化是中日两国文明交融的产物,是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黄金桥梁,是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有效载体,具有世界性的影响。

福建省外办副主任黄劭蓉指出,希望高校发掘黄檗文化积淀,鼓励青年学子投身中日友好交流事业,开展更多交流互访、文化论坛、云对话等活动。

福建省委宣传部对外宣传联络处副处长李静修表示,该书有助于推进黄檗文化的大众化传播,让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人能够更加了解黄檗文化。

福建福清黄檗山万福寺住持定明法师致辞。 吕明 摄

“未来对黄檗文化的研究应该以禅学为本,超脱民俗的层次,以历史的眼光扎根于文献。”黄檗山万福寺住持定明法师说,“否则我们将无法理解那一代又一代的禅僧为什么东渡,在异国他乡守望故国文明的灯塔。”

福州市社科联主席张春斌致辞,日本黄檗宗画僧内藤香林、《日本头条》总编辑刘莉生、福清黄檗文化促进会会长林文清先后通过视频致辞。

“我与福建和福清渊源深远。”内藤香林说,他30年前曾参与捐建黄檗山万福寺隐元纪念堂,3年前曾在福建厦门举办过大型黄檗画展。“该书涵盖了很多日本僧侣都不熟知的内容,我看后深受感动,也将不遗余力继续推进两国间黄檗文化交流。”

黄檗山万福寺、日本黄檗文化促进会、福清市政协、福清市社科联和福清黄檗文化促进会共同举行了赠书仪式。

福建省黄檗禅文化研究院副院长白撞雨发表演讲。 吕明 摄

在黄檗文化与中日民间交流学术研讨会上,福建省黄檗禅文化研究院副院长白撞雨,闽江学院人文学院院长薛菁,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教授、博导赖正维,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李湖江副研究员先后发言,对黄檗文化进行交流分享。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教授、博导赖正维以日本长崎4座佛寺为例阐述,黄檗文化对长崎华人社会的形成、稳定和发展起到了有效的维护作用。

福建省黄檗禅文化研究院副院长白撞雨以一系列文物文献阐述黄檗在日本播衍:“先贤东瀛传法,今天中日世代友好之路、中日文明互鉴之路,更需要我们世世代代走下去。”(完)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