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王潇男在学校里筹备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 受访者供图
编者按:
每一个努力生活的中国人,都是最美的奋斗者。也正是因为亿万奋斗者,才有了今日之中国。十年,致敬每一个奋斗的你。让我们一起,踔厉奋发新时代,笃行不怠向未来。
中新网天津10月19日电 题:中国青年教师的“传承”之梦 让“龙”在职教之路挂帅远征
作者 庞喻文
“潇男,前段时间的比赛结果出来了吗?怎么样?”10月15日的中午,电话这端的赵海龙关心又急切地询问着毕业生王潇男的近况,而电话那端相隔1000多公里的王潇男戏谑地卖起了关子:“出来了龙哥,结果还行吧。”
“‘还行’是多行?到底得了第几?”
“那必须是第一,第二我都不敢跟您说!”
许久后,二人撂下电话,赵海龙的脸上仍然洋溢着难以遮掩的高兴。今年34岁的赵海龙,是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数控机械专业的一名实训教师。今年,是他从事职业技术教学工作的第八年,也是他踏入数控机械领域的第十年。前不久荣获第21届“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称号的他,喜欢谈及自己的众多优秀学徒。作为赵海龙骄傲的学生之一的王潇男,在今年毕业后直接进入了安徽省的广德高级技工学校任教。近日王潇男再传捷报,称自己已获得“2022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二届全国工业设计职业技能大赛安徽省选拔赛”的职工组第一名,“喜提”了参加11月份国赛的资格。赵海龙告诉记者,在得知这个消息时,感觉自己比学生还要激动。
为竞赛而“生”
十年前,在天津职业大学上学的赵海龙,有幸参加了2012年天津市高职高专院校第九届数控技能大赛,并获得了一等奖。“就是这个竞赛,让我获得了免试保送读本科的机会,”于是那年的9月份,赵海龙进入到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习,“也是在那个时候,我意识到自己不仅对数控机械方面有很大兴趣,还爱上了竞赛。”
赵海龙给学生们进行实操课培训。 庞喻文 摄
在之后的两年内,赵海龙又先后参加并荣获了第五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天津市选拔赛第一名、第五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第四名、第三届天津市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第一名、以及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第一名。
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三届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的市赛中,无碳小车跑8字轨迹这个赛项第一次出现。“当时各省市提交的最好成绩是跑20个左右的8字,而我们在最后的国赛当中跑到了50多个,赢得了全国最高的成绩。”回忆起自己的高光时刻,赵海龙眼中闪烁着光芒。
对竞赛情有独钟的他,在2014年又开启了一段新的征程——留校任教。
放“游龙”入“海”
2014年10月,刚结婚的赵海龙还没休完婚嫁,就被借调到北京市的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竞赛处工作。赵海龙便开始了为期几个月京津两地跑的日子。令他记忆尤为深刻的是,在筹备“技能中国行2014”,第十二届高技能人才表彰大会等重大活动及会议时,他作为会务组成员负责奖牌和证书的发放工作,成堆的奖牌和证书从手上经过,它们就像触发开关一样,启动了赵海龙“更上一层楼”的想法。
“我那时候工作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发放全国技术能手证书及奖牌,屋子里成堆的全国技术能手金牌,那时候的我就想,要是自己也能获得这一殊荣该多好。”据他描述,当时的自己身处其中显得青涩稚嫩,“相比之下,之前拿的奖项都不算什么了。我不得不加倍努力。”
于是在之后的日子里,赵海龙紧紧握住“得到全国技术能手金牌”的梦想,两年的时间几乎全在车间训练中度过。直到2016年第七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他终于取得了教师组全国第一的好成绩。
“其实当时比赛的时候我的刀托断裂了,这是一个万分之一的突发情况,它对我的心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不管有多么紧张,我脑子里只有一句话,就是一定要做完。”
2022年10月18日,赵海龙给学生们进行“中华技能文化”主题讲座。 庞喻文 摄
圆梦成功的赵海龙,在2017年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也由此更加坚定地向职教的海洋进发,像一条龙一样势不可当,挥斥方遒。
让信念传承
“在我上学的时候,我当时的老师告诉我,技能竞赛可以快速地提升自己的技能,这本身也是对技能的一种传承。现在我想把这样的思想继续传承下去,发扬我们的中华技能文化。”十年来,在赵海龙培养了的毕业生中,多人获得国家级、省部级职业竞赛大奖,例如2015届的刘赫钊在第八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中获得第八名;2019届的王伟杰在第三届京津冀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冠军;2020届的郑志伟在江西省“振兴杯”青工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冠军,被授予江西省技术能手、江西省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2018届的赵欢欢获得深圳市优秀教师称号......
十年间,他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流,以兄长的身份对学生鼓励,以长辈的身份给予学生关爱。在赵海龙看来,他收获的不止是荣誉或专业的经验,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撑,职教的路上,他感到无比幸福。
“最初只想学习技能,后来热爱参加竞赛,现在我想带着学生们一起成长,一起比赛。”就像将军率领将士挂帅出征那样,如赵海龙一样的这代青年教师们,也正在饱含热情地带领学子踏上中华职业技能的远大征程。在一代又一代的接力中,培养着明日的大国工匠之师。(完)(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