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今日消息)百万年前“郧县人”的食谱里都有什么?

导读 【今日消息-百万年前“郧县人”的食谱里都有什么?】 今天(9月28日),国家文物局通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进展,公布4项考古新成果,时

【今日消息-百万年前“郧县人”的食谱里都有什么?】

今天(9月28日),国家文物局通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进展,公布4项考古新成果,时间范围涵盖旧石器时代、周代至秦汉时期,以及宋代。其中,位于湖北十堰市的学堂梁子遗址,考古人员发现了“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距今约100万年,成为研究人类在东亚出现和发展的重要证据,这一重大发现,也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

这就是考古人员最新发现的“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正好位于考古探方的坑壁处,距地表仅有0.62米。目前已出露额骨、眼眶、顶骨、左侧颧骨和颞骨及枕骨左侧,形态清晰,且未发生明显变形,成为迄今欧亚内陆发现的同时代最为完整的古人类头骨化石。综合多种信息,目前考古专家初步判断,“郧县人”3号头骨距今约100万年。

学堂梁子遗址考古专家工作组组长 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员 高星:距今100万年左右的人类化石非常少,具体到我们中国,东亚这个区域,超过100万年的,只有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和距今160万年至120万年左右的蓝田人。郧县人就处于一个中间环节,它距今100万年左右,后来又有北京猿人。新的测年表明北京猿人可能在距今80万年左右。中间这个环节基本上是靠郧县人这三具头骨在支撑,它应该是承上启下的一个过程。

专家介绍,距今约30—200万年,在这个时间段,人类进化到直立人阶段,郧县人则处于直立人200万年演化历程的关键中间节点上。它的发现,填补了东亚直立人在元谋人、蓝田人和北京猿人之间的长时段演化空白,具有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与地位。

得益于保存完整,“郧县人”3号头骨有望提供更准确、清晰的该时段人类面颅和脑颅解剖学特征,以及脑量、演化阶段、区域人群特点等重大科学信息。

学堂梁子遗址考古专家工作组组长 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员 高星:总体来说,当我们最早的人类从一支古猿中演化出来的时候,我们脑量很小,大概也就300多毫升,350毫升左右,与现在黑猩猩差不多。以后逐渐增大,到能人时期,有一次扩大,到直立人时期,又变得比能人明显地扩大,像北京猿人平均是1088毫升。我们期待第3号头骨,对于它的脑量能够有更加精准的数据。

据介绍,目前,“郧县人”3号头骨下半部仍埋在原生土层中,右侧局部还嵌在坑壁中,按照发掘进度,预计今年11月前,“郧县人”3号头骨完成剥离并提取出土。

“郧县人”3号 欧亚内陆同时代最完整头骨

本次的发现之所以被称为“郧县人”3号头骨,是因为30多年前,该遗址已经出土过两具头骨。然而,在很多考古专家看来,学堂梁子遗址,拥有重大的考古成果,却一直缺乏与之匹配的广泛知名度,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前两具头骨变形严重,导致相关的研究成果存疑。“郧县人”3号,是欧亚内陆同时代最完整的古人类头骨,有望为研究人类的起源和演化发展,提供一份全新的关键证据。

学堂梁子遗址,位于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北靠大坡子山,南临汉江,东临曲远河,遗址主体是汉水北岸的第四级基座阶地,保存了100多万年来连续的地层序列,包含了极为珍贵的古人类化石、古生物化石和旧石器文化遗存等。截至目前,学堂梁子遗址共经历7次考古发掘,起初,1989年5月18日和1990年6月15日,遗址核心区先后发现、出土两具古人类头骨化石,被学术界命名为“ 郧县人”,给全球科学家研究人类的起源和演化发展,提供了一份关键证据,并先后登上《自然》等权威学术期刊封面,还被评为1992年世界50项科研成果之一,轰动世界。

学堂梁子遗址考古专家工作组组长 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员 高星第1号头骨和第2号头骨出土的时候,发现它有比较严重的变形。对脑量的测量,对它的一些解剖学性状的提取,都存在着非常大的困难,认为它可能是南方古猿,那就非常有意思了,因为在非洲之外,还没有出现南方古猿。后来又出现两种意见,一种认为它代表直立人的形态,另一种意见认为,它应该是早期智人的形态。

学堂梁子遗址考古项目负责人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 陆成秋:很多结论都有争议,所以我们想通过考古解决这些争议。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21—2022连续两年,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8家单位,联合组建多学科考古队,对学堂梁子遗址展开新一轮系统性考古发掘。像是一种历史巧合,时隔33年,2022年5月18日,也就是“郧县人”1号头骨发现的同一天,“郧县人”3号头骨在考古发掘探方中被清理面世。3号头骨距此前两具头骨出土地点仅为35米。难能可贵的是,该头骨没有发生明显变形,形态基本正常,所能提供的性状信息比之前发现的两具头骨更丰富,会在很大程度上弥补种种研究缺憾。

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员 邢松:3号和1、2号发现在同一个地层,基本认为可以是同时代的,就是同一群人。把新发掘的3号作为参照,将1、2号变形的区域给它复原。我们现在倾向于认为它具有直立人的特征。

据介绍,“郧县人”3号头骨出土后,按计划首先将进行高精度CT扫描、3D打印,之后还将开展精细修复和外表形态、内部结构观测与重建等工作。

学堂梁子遗址考古专家工作组组长 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员 高星这些信息,这些形态特征可以与中国、世界其他时段其他地区发现的人类化石进行比较,能够更加科学更加精准地把它放到人类历史演化的一个特殊节点上的一个位置,那么它的演化地位就非常清楚了。

动物化石伴随出土 再现百万年前“郧县人”食谱

与“郧县人”3号头骨同时伴随出土的,还有大量的动物化石和石制品,根据这些动植物化石的种类,以及它们摆放堆叠的迹象,考古专家初步判断,百万年前,“郧县人”已是娴熟的工具制作者和成功的狩猎者,肉食来源,或许以食草动物为主。

学堂梁子遗址考古专家工作组组长 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员 高星:“郧县人”头骨同层,发掘出大量的哺乳动物化石,大部分是食草动物,最多的是犀牛、象、马、鹿。而食肉动物,豹子偶尔会发现,还有剑齿虎也发现了零星的化石。但是主要是以大型食草动物为主。

专家介绍,考古发掘表明,这些动物化石,以头骨、趾骨、脊椎骨等破碎的肢骨居多,其他部位则很少发现,这就排除了自然死亡成因。另外,这些动物化石集中出现在发掘区的东南角,推断这里应是百万年前“郧县人”的生活垃圾堆。再加上,堆积在这里的动物骨骼化石,不是定向排列,进一步排除水流搬运等自然因素。更重要的是,骨骼化石堆里还发现了石制品,可能用于狩猎和动物切割。种种迹象,帮助专家逐步揭开百万年前“郧县人”的生活食谱。

学堂梁子遗址考古专家工作组组长 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员 高星:所以从这些证据来看,当时的“郧县人”是消费了很多的大型的食草动物的。这些石制品在学堂梁子遗址发现的并不是特别多,但是它有特点,主要是以自然的河卵石为原料,把卵石本身加工出尖或者刃作为工具来使用,在南北方还有所不同,北方主要是从石头上打下小的石片,用小的石片加工成工具,这样就形成了南北不同的文化。

“郧县人”或折射中国存在人类演化廊道

人类起源和演化,从古至今,一直是关于人类自身的重大科学命题。百万年前的“郧县人”3号头骨,它的发现,或许,还有助于科学家进一步拓宽“秦岭至汉水流域”是“人类演化廊道”的认知。

专家介绍,对于人类的起源和演化,目前学术界普遍共识,是非洲走出说,该假说认为,人类起源于非洲的类人猿,经过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等演化阶段,到了距今200万年左右,在直立人阶段走出非洲并向世界各地扩散。

学堂梁子遗址考古专家工作组组长 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员 高星:但是这只是一个假说,还有学者认为,亚洲可能也是人类的一个起源地。但是应该说我们确实缺乏200万年前的人类化石和文化的证据,缺乏从猿变成人的这个环节的一系列的证据链,所以学术界基本上认定最初的人类起源于非洲。

专家介绍,学堂梁子遗址位于秦岭—汉水流域,而汉水中上游河谷是我国也是世界非常重要的人类起源热点区域之一,200万年前陕西蓝田上陈遗址和160万年前的“蓝田人”,就出自秦岭地区,湖北境内发现的距今约50万年的白龙洞直立人、约10万年的黄龙洞晚期智人以及153处旧石器时代遗址,也大致位于秦岭—汉水东西向延展的地理条带上。

学堂梁子遗址考古专家工作组组长 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员 高星:第3具“郧县人”的化石,也恰恰处在一个中间的位置,所以能构成秦岭—汉水这个人类演化长廊的一个中间环节,我们把这些材料都串起来,能够建立一个区域人类演化的序列,可能未来更多材料的发现,能够展示当时人类生存演化的一个壮烈的图景。

以上就是关于【今日最新消息:百万年前“郧县人”的食谱里都有什么?】的信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本文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