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消息-圆明园澹泊宁静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成果】
日前,圆明园澹泊宁静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成果,揭露出“田字房”和皇家稻田遗址。
9月30日起,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北京市文物局组织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联合大学考古研究院、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对圆明园澹泊宁静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
据了解,澹泊宁静遗址是圆明园四十景之一,清雍正五年(1727年)时建成。“田字房”是澹泊宁静的主体建筑。通过连续3年的发掘,目前已全部揭露出该建筑基址。“田字房”共33间,各间皆4.48米见方,廊深1.28米。该建筑地面以上部分虽已不存,但基址保存尚好,台基保存高约0.55米,局部残存虎皮石陡板、阶条石。台基面上可见柱顶石、铺地方砖、排水沟。台基外围可见如意踏跺、卵石散水和道路。基础“满堂红”做法,基槽底部满布地钉(即“柏木桩”),防止建筑下沉。台基由9层夯土夯打而成。天井由大小不等的石板铺成,3.8米见方,设置有完善的排水设施。发掘中可见台基表面、天井、道路多处经火烧过,地面发红,铺地方砖、石板皲裂。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张中华介绍,33间“田字房”的功能均不相同,此次发掘的6间尚未见有明确文献记载,因此具体功能有待继续研究。
“田字房”以北发掘的稻田遗迹,发现有南北两侧的田埂,南侧田埂可见两次修整痕迹,稻田内此前以植物考古的手段发现有水稻植硅石。“田”字象征农耕,清朝皇帝不但以“田”为房,还在“田字房”旁的稻田里亲自劳作,察看农事农时,以示对农业的重视。如今虽已不见澹泊宁静全貌,但从发掘的情况看,遗址表现出了浓郁的乡村园林风格。张中华说,发掘工作厘清了“田字房”的形制和工程做法,为清代皇家园林建筑研究提供了新材料。稻田遗迹的发掘,对探讨清代的御稻培育、种植和农耕技术具有重要作用。
此外,此次考古工作全程与高校考古专业、古建筑考古专业的田野考古实习相结合,是田野考古课程体系的一种创新,进一步提升了考古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同时,此次考古工作亦全程向公众开放,并通过多种方式及时与社会共享考古成果。
以上就是关于【今日最新消息:圆明园澹泊宁静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成果】的信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本文转自【国家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