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今日消息)专家解读优化疫情防控“二十条”:不是“躺平”,是寻求更大整体利益

导读 【今日消息-专家解读优化疫情防控“二十条”:不是“躺平”,是寻求更大整体利益】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倪浩 冷舒眉】11月11日,

【今日消息-专家解读优化疫情防控“二十条”:不是“躺平”,是寻求更大整体利益】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倪浩 冷舒眉】11月11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公布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以下简称“二十条”)。

相关专家11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二十条”的出台反映出国家对当前疫情防控形势进行了更加科学精准的分析。此次调整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间寻求最适合的平衡点,以寻求最大的整体利益。同时也应看到,这次政策的优化也给疫情防控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各级有关机构在疫情应对上需要“更快”“更准”,还要统筹兼顾,“这既是现实难题,也是要回答好的必答题。”

这二十条措施中,很多内容都涉及到具体的正在执行且社会关注度比较高的疫情防控措施。例如,对密切接触者,将“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管理措施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将高风险区外溢人员“7天集中隔离”调整为“7天居家隔离”。

入境方面,第七条规定,取消入境航班熔断机制;第十条规定,对入境人员,将“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

一些新内容涉及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如第十六条规定,加大“一刀切”、层层加码问题整治力度。地方党委和政府要落实属地责任,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防控政策,严禁随意封校停课、停工停产、未经批准阻断交通、随意采取“静默”管理、随意封控、长时间不解封、随意停诊等各类层层加码行为。第十七条规定,加强封控隔离人员服务保障。各地要建立生活物资保障工作专班,及时制定完善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封闭小区配送、区域联保联供等预案,做好重要民生商品储备。全面摸排社区常住人口基础信息,掌握空巢独居老年人、困境儿童、孕产妇、基础病患者等重点人员情况,建立重点人员清单、疫情期间需求清单。

《通知》说,坚定不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定不移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坚定不移贯彻“动态清零”总方针,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通知》指出,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优化调整防控措施不是放松防控,更不是放开、“躺平”,而是适应疫情防控新形势和新冠病毒变异的新特点,坚持既定的防控策略和方针,进一步提升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为什么调整?专家: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间寻求最适合的平衡点

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谭晓东11日在参加《生命时报》相关话题直播时表示,“这二十条措施的出台,实际上反映了国家和地方对当前疫情防控的形势、政策和效果做了一个全面的回顾,是一个更加精准的分析。正是基于这种精准的分析,对以后疫情防控提出了更具指导性的意义,应该说会对今后的防控产生较大的影响。”

疫苗专家陶黎纳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二十条”中最引人关注的调整之一就是不再判定次密接,“次密接是基于密接进行调查和确定的,这是一个包含指数级人群的概念,将直接挑战防疫资源的承受能力。”陶黎纳认为,取消次密接的概念之后,更有利于疫情防控的精准,最大限度消除次生影响。

陶黎纳表示,疫情防控措施在目前的疫情形势下进行了有针对性地调整,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间寻求最适合的平衡点,以寻求最大的整体利益。

调整不是放开、“躺平” 专家:“二十条”是三年来我国防疫过程总结的科学办法

陶黎纳认为,疫情防控措施虽然有所调整,但这绝不是“躺平”。实际上其他一些国家也没有“躺平”,仍在采取不同形式的措施,以防止疫情的进一步扩散以及医疗体系的不堪重负。

中国疫苗行业协会会长封多佳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现行的“动态清零”总方针不仅没变而且要坚持不动摇。“二十条”是三年来我国防疫过程总结的科学办法,来之不易,应该抓紧落实。

一位匿名疾控专家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这次调整对一些疫情防控措施做了优化,但正如文件本身所说,这绝不是中国现在要“放松防疫、躺平”的信号,“这些政策优化带来的最大的益处就是推动减少疫情防控对人民日常生活的影响,促进经济和防疫的平衡。近期有新闻报道一些地方‘一刀切’和‘层层加码’的政策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这二十条优化措施就一些老百姓关心的问题给出了具体的指导和要求,有助于避免这些问题。”

未来疫情防控措施会不会进一步调整?

对于未来防控措施会不会进一步调整的问题,陶黎纳认为,“这次调整防控措施之后,可以观察一下效果,以决定下一步的调整方向。每一次的调整,都需要根据相对应的疫情形势来决定。”

谭晓东表示:“我们采取分步、稳妥的探索性的形式,现在所需要的是大家有耐心、有信心,在保护我们自己生命安全的基础上,小步前进,才能达到所希望的目标。”

上述匿名专家指出,中国所走的每一步,不管是调整政策,接种疫苗还是研发、储备药物,都是为了未来的更好地开放做准备。

政策优化之后,疫情防控面临新的要求

上述匿名专家认为,这次政策的优化也给疫情防控工作提出更高的工作要求,比如不再界定密接的密接,就有可能出现密接“找不全”的风险,这需要更精准、更科学地去落实防控措施,也需要疫情防控工作人员投入更大的精力和韧性去坚持防疫工作。

封多佳也表示,各级政府机构的压力可能会变大。在疫情应对上需要“更快”“更准”,还要统筹兼顾,这既是个现实难题,也是要回答好的必答题。

上述匿名专家提醒说,当务之急是要给还没有完成全程接种的人群赶紧接种,做到应接尽接,一个重点就是要推动老年人群体的加强针接种。对此,封多佳认为,“要研发出更加有针对性和更有效的疫苗和药品才能治本,我们疫苗行业任重时紧,必须更加加倍努力。”

陶黎纳则指出,一些防控措施虽然进行了调整,但是核酸检测不能放松,在需要的情况下,仍然要坚持科学检测,以实时监控疫情变化形势,落实好“四早”。

以上就是关于【今日最新消息:专家解读优化疫情防控“二十条”:不是“躺平”,是寻求更大整体利益】的信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