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Omicron病毒的硬仗已经打响
上海各大医院都在努力肩负起责任!
每天面对数以千计的急诊室就诊
以及由此带来的大量抢救和观察患者。
医院不仅面临“最困难的时刻”
更多开始:《最难的排兵布阵》
更严重的是
急救人员发现
重症病例不断增加
更大的挑战即将到来
↓
紧急救治难度太大
就连诊所的走廊也“挤满”了病人
“我什至无法踏足这里。” 在上海各大医院的急诊室里,这并不夸张。
在仁济医院,东院区和南院区每天的急救电话总数达到3300余人次,接待救护车约240120辆,高峰时一天达到269辆!
“仁济东院区的急诊内科门诊数量不断增加,从4个增至7个,但病人仍然太多,仍然需要排队等候很长时间。” 从去年12月中旬开始,庄旭几乎就住在医院,日夜协调应急增援和病人分诊。
“我们急诊科有30多人,没有阳性症状的就只剩下四五个人了。有时候我真的安排不了7个门诊,而且我来支援的科室都非常困难。有些同事不得不去病房支援发热门诊。” 庄旭说,近期,虽然医生护士在“养康”后陆续返岗,但急诊病例仍在持续增加。 新年之际,仁济医院紧急开设第二个急诊门诊区。
目前上海各大医院急诊室的情况与仁济医院类似:由于病人太多,等待时间一般在4至5小时。
“急诊医生早上7:30就开诊,病人可能在前一天0:00之前就已经挂号了——通宵!有些病人受不了,就回去睡觉了,回来就诊。”早上去看他们。病人受苦了,医疗也受苦了。新病人源源不断地涌来。” 庄旭还目睹了观察患者的平均年龄每天都在上升:73岁、75岁、77岁……有很多90多岁的老人,也有百岁老人。 其中,有的肺部炎症严重,有的肌酐飙升至900以上(正常人为111),还有的肾功能不全。
医院里,就连诊室走廊里也“挤满”了病人。 有限的空间给急诊医生带来了另一个挑战。 “紧急救援需要物理空间,通道拥挤,可踩的空间很小。” 从事急诊工作20多年的仁济医院急诊医生熊剑飞对同事和患者感到心疼。
而另一边,每天从120转来的患者数量还在不断增加。 本着“先救人,后救治病人”的救治原则,熊剑飞8小时轮班下班,累得眼睛都睁不开了。 “决战”已经过去半个月了,他希望“拐点早日到来”。
“几乎每天都会开设一个新病房
病人很快就满了。”
位于静安区北部的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也承担着繁重的急救任务。 以前面对普通病人,一名护士可以照顾十、二十名病人,但现在病人病情更加严重,各种情况接连出现。 普通患者的管理方式不同,因此医疗人力相对不足。
为了及时接收滞留在急诊室的患者,第十医院住院部两周前停止接收常规门诊患者,集中收治急诊留观患者。 李迎川透露,近期每天新增住院人数从六七十到一百多人不等。 “几乎每天都会新开一个病房,很快四十、五十个床位就挤满了病人。” 截至1月1日,共启动17个病房,收治近700名重症COVID-19感染患者。
此外,第十医院还建立了全院会诊体系,由呼吸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老年医学科以及检验科专家组成的治疗团队、药学科、设备科等,每天中午为全院提供咨询。 对危重病人进行会诊,确保按照诊疗原则得到有效诊断和治疗。 截至1月1日,累计接诊重症患者125例。
“现在医院比较拥挤,盲目送病人去医院,可能会导致病人交叉感染一些细菌,可以更仔细地观察病人情况,再决定是否送病人去医院。” 李迎川提醒,如果患者只是发烧,不要紧张,但如果发现行为上有与平时不同的情况,比如声音变小,说两句话就要喘气,出现进食困难等情况,应考虑送医院治疗。
与繁忙的急诊科相比,近期这10家医院的门诊量较往年同期有所减少。 李迎川表示,考虑到部分市民有检查需求,第十医院还开设了简易的COVID-19筛查门诊,以减轻普通急诊科的压力,让真正需要的患者得到及时的诊治。 对于病情不紧急的市民,可以到门诊检查心肌损伤指标、进行肺部CT等,无需去急诊室。
重症病例不断增加
治疗和护理更加困难
看着逐渐“挤满”的急诊大厅、抢救过道、临时征用的输液室,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急诊医学科护士查晓丽步履匆匆。 将手中的病人安排好后,她飞快地扫视了一遍,楼梯口、药房门口、挂号处门口、门口的背风处、检测报告机旁边。 ……她脑子里飞快地推演着如何才能在人海中找到一些空隙,再加一张床。
“我不知道下一辆救护车什么时候来,如果我提前安排,病人就不用等了。” 查小丽的声音沙哑。 在抗击疫情的三年里,她多次接触和治疗了COVID-19患者,但她从未承受过这样的压力。 夜班当天,43辆救护车陆续驶入院区。 急诊观察室里有一百多名病人,还有数百名普通急诊病人等待叫……
该怎么办? 我只能咬牙坚持,因为还有病人在等待治疗!
连日来,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急诊科就诊量创历史新高,日均就诊量超过2000人次。 曾经井然有序的急诊室大厅现在摆满了担架床。 乍一看,几乎都是老人。 床边的蓝色氧气瓶几乎成了“标配”。
“80%-90%都是阳性患者,急诊科平均年龄在80岁以上,重症病例也不少。” 长海医院急诊科护士长胡敏说话带着鼻音,语速很快。 她常年患有偏头痛,最近更严重了。 她依靠药物来抑制症状。 即便如此,她平均每天仍然在医院度过12个小时以上。
这几天,让胡敏稍感欣慰的是,随着“羊康”的同事越来越多,部门的战斗力正在迅速恢复。 不过,大家也注意到,上海重症病例数高峰已经开始出现,挑战也开始出现。 更认真。 老年人往往伴有慢性基础疾病。 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治疗和护理变得更加困难。
在同济医院急诊病房,近90%的病人都是老年人。 45号床位住着一名82岁的男子。 120送来时,他已经高烧多日,呼吸困难。 “当时,老人的血氧饱和度只有80,严重缺氧。胸部CT显示双肺有大量炎症,所幸还没有达到‘白肺’的程度。” ”。 同济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肖武强记得,老人经过高流量吸氧、补液等治疗,血氧饱和度最终维持在90,勉强达标。 经过4天的治疗,目前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5以上。他能够流利地回答医生查房时的问题。
随着重症患者数量开始增多,肖武强24小时待命,为抢救做好准备。 “这将是一场艰难的战斗。我们应该集中精力做好现在能做的一切。我相信困难的时刻最终会过去。”
全院协作
每个部门都在努力“分类”紧急情况
如何对紧急情况进行分类? 年末年初,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正在进行全院病房大调整——大家都在努力守护急诊科!
2022年的最后一周,华山医院呼吸科医生董亮清晰地感觉到,急诊高峰即将到来,重症患者数量不断增加。 “我们早上8点就到病房换班,整理床位情况。呼吸科主任李胜清教授会为重症患者制定诊疗方案,然后我都会赶往急诊室,现在每天早上7点,急诊科都会制定分诊名单,每个科室都会先收一波;下午3点,急诊科就会开具另一个清单。” 董亮说话的时候自己也是气喘吁吁的。 她记得,医院去年12月28日新开病房,两天之内就基本住满了。 “没办法,11楼要新开一个病房,大量病人需要吸氧,我们也希望病人至少能躺着……”
在华山医院,各个科室每天都到急诊室分诊患者:糖尿病患者住进内分泌病房,脑梗塞患者住进神经内科病房……有的患者没有基础疾病,但病情严重肺部状况。 “肺炎病房”“这是为紧急分流提供支持。
这是整个医院的一次伟大合作。 病房内的治疗团队除了感染科、呼吸科、ICU等外,还包括麻醉科医生和外科医生。 其中,有的奔赴武汉驰援,有的在定点医院奋战。 “他们都是历经磨难的战士。” 在此基础上,每个病区都有教授查房,全院组建了多学科专家团队。
尽管如此,病毒并没有给任何人喘息的机会。 “最近重症病例明显增多,5天前可能是单纯的病毒性肺炎,但5天后病情迅速进展。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推进治疗。”
董亮发现,这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挑战之一是病情非常隐蔽。 “有的患者甚至不咳嗽、不咳痰,只是有点胸闷。 但事实上,病情一直在悄然恶化,到了医院时,他们已经严重缺氧了。 普通的。 人的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 一旦低于90%,病情可能会迅速进展,治疗就会困难。”
该病毒对一些老年人的“打击”更令人担忧。 “老人平时身体很好,一直都是自己吃饭,这次感染怎么会病成这样……”家属红着眼睛嘀咕道。
董亮说,现在,他们鼓励家人陪伴,因为一些老人比较恐慌。 但遗憾的是,很多家庭都是“全阳”家庭。 一位96岁的老先生住进了新开的肺炎病房,他的孙子们由护士照顾。 “除了老先生,我们家还有三位70多岁、80多岁的老人,住在三家医院,我得来回跑,感觉自己快要崩溃了。” 孙子说着说着都快哭了。
“上班的时候一定要精力充沛。”
医患共同“扛过”最艰难的岁月
“现在,夜间急诊和白天急诊没有什么区别了。” 2022年的最后一天,华山医院宝山院区急诊科叶飞飞坚守岗位。 急诊室很拥挤。
叶飞飞主要负责紧急预检。 有一天,呼叫系统出了问题。 100多个号码一下子跳了,导致患者纷纷涌向医生办公室门口。 “大家听我说,耐心点。” 叶飞飞冲上前去,以为自己要花很大的力气才能维持秩序,没想到,病人居然乖乖地坐下了。 有人对她说:“护士,谢谢你辛苦了。” 随后,一名家属与在医生办公室来回走动的叶飞飞进行了“转机”,告诉她拨打号码的进展情况。 “你也不容易,每个人都不容易,我们一起经历吧。” 一位患者家属这样说道。
“患者不仅理解并帮助你,而且还互相帮助,帮助排队获取报告并给出指示。” 叶飞飞感慨的说道。 没想到,在最困难的岁月里,最让他感动的却是病人。
面对疾病,医生和患者往往要并肩作战。 有一天,一位年轻人冲进急诊室问道:“我爸爸快要死了,你能借一下轮椅吗?” 叶菲菲正好在吃午饭,预检的时候另一个护士也跑不了,她就放下筷子,推着轮椅,带着小伙子跑了出去。
叶飞飞越跑越气喘吁吁。 原来,患者家属把车停在医院外的路边,距离急诊室至少三五百米。 打开车门,只见老先生嘴唇发紫,昏迷不醒。 “跟我来开车吧。” 叶菲菲跳上车,启动“手动导航”。 车子从医院外面绕了一圈,到了急救门。 老人坐在轮椅上被直接送往急诊室。 “这是我第一次跳进病人的车,心里想着救人,如果坐着轮椅被推到急诊室,三五百米的距离可能都过不了。” 叶飞飞气喘吁吁的说道。 这时我才发现自己只戴了一张口罩。
2022年12月31日晚上8点左右,叶飞飞结束白班终于回到家。 那天晚上,她一闭上眼睛,就看到自己在预检分诊中,回答“120”…… 2023年1月1日下午2点,睡觉前,她定了个闹钟下午 6 点。 大年初一,也是叶菲菲的第一班,又是紧急夜班。 “上班的时候一定要精力充沛。” 她对自己说。
上海如何应对重病高峰?
“新闻1+1”聚焦
上海重症救治情况如何?
目前在院治疗的重症病例主要症状有哪些? 包括年龄、症状等,有什么特点? 一些重症患者有哪些特点? 重症监护当前最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钟明给出了答案。
重症病例重症救治期间,重点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钟明表示,在重症救治期间,首先要积极扩大重症救治能力,即扩大救治规模。 ICU的床位和人员,因为ICU的每张床位都是危重病人。 生命的希望,所以如果我们努力扩大容量,就能带来更多生命的希望。 同时,从事重症救治的专业重症救治团队,或者前来协助的重症救治团队,必须执行第九版《COVID-19诊疗指南》中经过验证的、有效的重症救治方法。 比如合理使用激素、实施充分的肺保护通气策略、积极对通气患者实施俯卧位、坚定不移地实施抗凝等。 这些已经是非常有效的策略。 ,我们必须更好地掌握和落实这些治疗原则。
社区医院如何支持重症救治?
城市基层社区医院要承担首诊服务,帮助三级医院分诊,为最需要的患者储备更多医疗资源。 另一方面,他们必须识别高危人群并识别容易患重症的患者。 做到及时转诊,不耽误治疗。 面对感染高峰,社区医院如何应对压力和挑战? 上海市浦东新区金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运营副主任辛玉荣介绍了目前的情况。
目前重症率高吗?
最新数据披露
“目前北京定点医院收治的感染患者中,重症、危重症占3%至4%。” 负责北京两家定点医院重症、危重症患者收治工作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童朝晖表示,前来就诊的患者大多是普通型。
四川大学华西天府医院院长康艳表示,近三周以来,天府医院ICU共收治重症患者46人,约占有症状感染者的1%。 从就医情况看,近期每天到发热门诊就诊的患者约有450人次,约10%的有症状感染需要住院治疗。
“虽然Omicron变种的致病性有所下降,但由于感染人群基数庞大,重症病例的绝对数量也不容忽视。”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表示,在上海这样的城市,老年人和老年人的问题不容忽视。 肯定有大量患有基础疾病的易感人群。 即使重症感染比例很低,也会给医院重症监护资源带来很大压力。
需要了解的 5 个严重疾病迹象
如果有人出现,请保持高度警惕
预防重症、提高重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非常重要。 张伯礼说:“很多患者误以为自己好转了,等到急性症状被送到急诊室时,已经耽误了治疗时机。” 因此,尽早发现重症征兆非常重要。
感染Omicron毒株后的居家康复期间,如何判断病情是否正在逐渐康复,或者是否有加重的趋势? 张伯礼给出了病情严重进展的5个标准:
1.持续发烧。 一般来说,如果发烧超过38.5℃,且服用退烧药后发烧持续超过3天,就应特别注意。
2.呼吸困难、活动后喘息、呼吸频率快。 正常情况下,健康人的呼吸频率大致为每分钟10至20次。 如果呼吸频率超过每分钟30次,就需要特别注意。
3.持续严重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
4.精神状态不佳,表现出冷漠、意识不清、烦躁、反应迟钝等症状。 我们特别警惕的是,一些老年人已经缺氧,但没有呼吸困难。 这就是无声缺氧。 如果您家里有血氧计,您应该监测手指血氧饱和度。 如果持续低于93%,应及时就医。 如果没有血氧计,观察活动后出现气短、心慌、精神状态差的人要特别注意。
5.现有基础疾病加重。 比如,血压原本控制得很好,但变成“阳”后,血压就再也控制不住了,或者出现了顽固性心绞痛或者血糖明显升高等问题。
张伯礼强调,上述现象可能是重病征兆。 如果出现其中之一,应特别注意。 如果同时出现多种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
本文综合自:上官新闻、文汇报、央视新闻、人民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