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设计过图书馆、餐厅、酒店等不同类型空间的室内设计师王大全表示,找他设计的人“非常有勇气”,因为他喜欢从骨架上改变建筑物。 但面对不同意见时,他却很慷慨。 他会用“体验”让对方知道无法用言语表达的设计需求,从而打开心扉,接受并相信自己的设计理念。
追根溯源,寻找与心的对话
问:
您设计了餐厅、酒店和图书馆等多种空间,并赢得了无数奖项。 哪项工作给你带来最大的成就感或挑战感? 为什么?
宽:
应该是香山晓南园,是故宫博物院创始人李石曾的故居。 为什么它具有挑战性? 由于我在做项目时不小心摔倒受伤,只能坐在轮椅上完成项目。
宽:
这个院子里有很多千年古树,给人一种充满生机的感觉。 在里面呆了半个小时,我发现原来的改造方法不合适。 在我提出建议的第二天,我就和客户通了电话。 他特别喜欢我的观点,说他终于等了我三年了。 。 后来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他就完全信任我了。
我一直认为,盖房子、修房子,都要追根溯源。 从地理位置来看,这座故居保护着碧云寺。 从宗教角度看,它是藏传佛教和禅宗佛教的结合体。 它不大,但是有很多非常有趣的东西。 再加上它守护着香山一角,整体气场比较舒服。
宽:
此外,1925年孙中山逝世时,他的灵柩也安放在寺庙的后殿中。 因此,故居成为青年文艺人士的聚集地。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房子不能简单地翻新。
从这个项目中,我重新理解了中国人对于庭院的解读。 我也知道什么是宗教,或者宗教与人之间的气场有多么强大。 就算没有装修房子,这里的气场和能量也已经很好了。
问:
设计和美学通常是主观和直观的。 在项目过程中,您如何应对审美上不一致的客户? 妥协还是劝说?
宽:
设计师有时候其实也挺苦恼的。 因为我们想象或理解的美与商业理解是不同的,有时甚至不符合商业逻辑。 商业谈共性,设计师谈需求。 但设计有时无法标准化。 好的设计往往能凸显空间的气质。
宽:
其实我觉得来找我的人还是蛮有勇气的,因为我喜欢改造建筑物。 就像人体一样,当你生病时,需要医生的帮助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健康,甚至重获新生。
我通常指导我的客户。 如果我发现双方不在同一个沟通渠道,或者无法理解,我就会带对方去体验、看看。 也许那些作品不是我做的,但它们有我们正在寻找的魅力。 顾客无法表达自己,但体验后发现这正是他想要的东西。 这样,他的心结就会打开,他就会接受,就会相信。 我非常珍惜这些东西。
问:
您如何将可持续性融入到您的作品中,同时又保持美观和现代? 在设计上如何与现代声光高科技相处?
宽:
“可持续”是一个新词。 由于大家都意识到全球变暖的问题,自然灾害开始增多,我们居住的空气也变得更差。 城市太过冷漠,充斥着钢筋水泥,给我们带来心理困扰和焦虑。 所以我们开始珍惜自然、珍惜地球、珍惜能源,不能再肆意浪费了。
我非常喜欢大自然。 我在设计中使用的材料也是天然且可回收的材料。 也许有些人看上去很别扭,但我觉得这种别扭现在已经是一个特点了。
宽:
很多事情变得极其逻辑有序之后,就变成了一种限制。 有些材料很冷,很适合拍照,但它们传达的实际信息和能量却让人感到孤独,或者不愿意与他人接触。 因此,与自然的事物联系起来,它就有生命。 我认为中国在这方面刚刚起步,值得与更多人一起发展。
技术方面,我曾经和一位清华博士毕业后去德国做访问学者的朋友搭建了一个多媒体空间。 我们投入了大量的投影和互动技术。 直到今天,我仍然觉得这个技术还蛮新的,因为即使把声音关掉,它仍然非常艺术,而且空间本身很美,但是空间成为媒介之后,它的光线不断放大与心的沟通。 这不仅仅与技术有关。 我想真正让你印象深刻的是你可以触摸自己。 科技只有与生活联系起来才具有真正的价值。
问:
您在日常生活中从哪里汲取设计灵感来不断推动自己前进?
宽:
那时候我们要像工匠一样,自己画画,自己做画,但常常失败。 获取知识的渠道很少,唯一的途径就是通过书本。 想要了解外面发生的事情,就得看原著。 后来,我有机会出去看看世界,却发现现实世界和印象中的完全不一样。 现实的世界是我特别想留在那个地方。 照片好不好并不重要。 更重要的是我愿意去那个地方。 回来后我永远不会忘记它并想去那里。 很多事情都是没有原因的,所以需要追根究底。
就像设计一样,一开始没有那么多的想法和想法。 它完全基于直觉和条件反射,也可能是长期积累的。 沉淀之后,大脑突然发生化学反应,然后转化为灵感。
中国之美温润如玉,只有你才能体会
问:
你非常喜欢中国传统文化。 除了工艺品之外,你还喜欢有禅意的东西。 如何理解真、善、美、中国美?
宽:
除了空间之外,我还设计时间。 我希望一个空间能在两三年后真正变得饱满,而不是一下子全部填满,或者什么都处理,那样就不吉利,因为浪费时间。 如果填满了,它就不具备生长的条件或者条件会减少。
我一直需要一个灵活的空间,因为它可以重新创建和重复使用,这很有趣。 我还是需要尊重这个空间的后续使用者和他们的需求。 真、善、美必须先真,然后才是善、美。
问:
很多人说中国缺乏美育,传统美学的复兴也是近几年才开始的。 您认为我们应该给下一代什么样的美育指导?
宽:
现在孩子们的想法和我们当时的想法很不一样。 我认为这是一件好事。 我的孩子让我开始了第二次生命。 和他一起玩,我只要鼓掌,而我们的父母却总是习惯于批评。 当今的孩子正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 他们需要忠于自己,面向自己喜欢的方向,做一些扎实的练习。
宽:
我曾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的学生合作在北京怀柔建立了一个壁画村。 在交流中,我发现这些学生虽然来自国内最好的艺术院校,但仍然缺乏社会实践。 他们大多闭门创作自己的作品。 认为自己是艺术品,不了解市场。 在村子里画画,首先要和屋主讨论是否喜欢、是否认可,然后才能创作。 在一起工作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有些人瞬间就成熟了。 艺术应该与社会理解相结合,才能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
除了练习之外,还应该让孩子体验。 如果你觉得传承或者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么重要,就带他去体验一下,让他自己去做,去学习,去感受,而不是在城市里做一个假的东西。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躲”
问:
你的微博里有一句话很有趣。 你说,“人生走得越远,你就越会明白,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隐藏。” 您能和我们分享一下您对“隐”字的理解吗?
宽:
其实,每个人都是隐匿在城市里的艺术家。 有时候需要一个叫做克制的词,无论是表达上还是生活中。 当然,这并不是说一切都应该隐藏,而是该暴露的就应该暴露。
宽:
“隐”强调内在美,我认为这更符合中国人的特点。 它其实是可以退的,并且以退为进,所以它不仅仅是躲或者躲,更多的是一种谦虚的心态。
与西方人相比,我们中国人胆怯。 可能是由于饮食习惯、地域特征、以及地球的开发和迁徙等原因。 但实际最深层的含义是我们不喜欢冲突,我们渴望和平,我们希望美好的事情发生,而我们对暴力的理解仅限于短暂的时刻。 所以我觉得美丽的东西往往要被隐藏起来。 当然,每个人都是不同的。 有些人把孤独和痛苦藏在心里,把美好的东西分享给大家。
问:
您认为设计是一种精神修行吗? 您自己的练习方法是什么,在练习过程中您获得了哪些意想不到的乐趣?
宽:
设计一定是一种实践,因为它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关于好的空间设计有句话说:化腐朽为神奇。 当你看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很糟糕,要么没有功能、没有美观,要么低频。 当你改造它的时候,你需要拥有像魔术师一样的能力。 ,点石成金。 尤其要改变人心,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而不仅仅是技术、引导和说服。 别人不会轻易改变,所以你必须要有耐心,有时适当退一步。
宽:
人们都很奇怪。 他们表面上看似刚硬,其实都有柔软的一面,只是隐藏得很深。 设计对于你来说往往是一个过程,就像中医一样,不断地给你更多的爱抚和呵护,还有一种温暖,所以是善良的。
一个项目可能涉及数百人、数十个专业、不同级别的人员临时一起工作。 用他们能理解的语言让对方明白你想做的事情也很重要。
我认为最简单或者最基本的往往是最有效的,比如冥想,这需要坚持。 我不是一个好学生,所以经常偷懒,不够勤奋,但我认为这很重要。 ,因为每个人都要面对烦躁和焦虑。 但在冥想的过程中,不仅仅是调节自己的呼吸和身体,有时候还得归零,让自己不去想任何事情。 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不思考成为一种能力,或者说“遗忘”。 。
问:
您对未来的设计生涯有什么展望和期望?
宽:
中国室内设计本身的历史并不是特别悠久。 有几个方向,包括回归自然、节能环保、减少污染、建立宜人的生态环境。 二是有国家性、区域性、个性化需求,突破千人千面。 标准化审美的一方面。 中国设计必将影响世界。 此外,技术最终是为人服务的,情感、艺术与技术的融合也将成为新的力量。 中国设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和发展。
对于我自己来说,我希望能够释放出多年来积累的一些思想或者价值观,影响更多的人,包括从审美层面和生活方式层面,我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很好的照顾。
以退为进是一种谦虚的心态
撰写者 | 简
采访 | 凯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