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展览的“形式范畴”部分。 “正体是相对于‘草’、‘俗’而言的。”辽宁省博物馆学术研究部副研究馆员张映秀说。 所谓正体,是指在比较隆重的场合使用的正式字体。 狭义上的正体是指自周、秦、汉、晋至唐代演变、发展和继承的形式范本,包括西周金文、秦小篆、东汉成熟的隶书、并规范了魏晋至唐代的楷书。
这一部分从篆书、隶书、楷书三个单元来介绍展览。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展品是《曹娥诗卷》。 此卷帛书小楷书是为纪念东汉烈士曹娥而写的诏书。 内容与《后汉书·女传》、《世说新语》大体一致。 书心署于东山二年(358年)。 因此,此帖又称“升平帖”。 从宋代到清代,对于作者有两种看法:王羲之和东晋无名作家。 今天,我们采取后者。 从书法风格来看,该卷的字体结构和书写方法反映了东晋现代楷书的成熟趋势。 书中有唐怀素等人的题跋,还有南宋高宗赵构、元代赵孟俯、乔玉成等十余人的跋文。
每个时代的“官字体”都蕴藏着独特的历史韵味,在“规矩”的背后隐藏着时代之美。 展览第二部分“正题应用”从实际应用、公文体、书法三个单元开始。
此次展览首次展出的《雍正十三年圣旨图》也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驻足驻足。 该卷的第一部分是红色底色上由色彩缤纷的树枝和花朵编织而成的锦缎。 这三道圣旨是雍正十三年(1735年)皇帝向正孝七议长姚应鹏和户部云南司员外郎下达给他的妻子、父母、祖父母的。 此诏书为红、橙、黄、赭、紫等云纹锦,满汉两种文字。
清初沿用明制,书写奏章、碑文、贴贴。 随着清朝的建立,清初军政事务繁忙。 对于紧急事项和机密事项,则放弃了题名册的固定格式。 不需要使用公章。 格式不拘一格,细节简单明了,皇帝可以手批,形成文件体系。 变化演变为清代的奏折以收集奏折、贴帖、题册等形式为主。 直观上,它类似于贴纸,有折痕但没有公章。 奏折最早出现于康熙年间,一直沿用至清朝宣统灭亡。 纪念表一般用普通纸制成,封面和底部都有折痕,所以称为纪念表。 此次展出的“左宗棠等奏折”包括左宗棠奏折一份、罗秉章奏折一份、向荣奏折一份、常珪奏折一份等。
传统书法是实用性与艺术性高度结合的书法。 使中国三千多年的书法艺术更加繁荣。 它既具有以大小篆为代表的形式风格的早熟和审美意识,又具有后来隶书、楷书的稳定发展和复杂风格。 也具有书法家个性的多彩魅力和内涵。 被誉为“演绎《经典》《坟墓》巨兽,成国富贵人”。 观众看完展览后表示,“传统书法承载着中国几千年的文脉,传递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刘勇 图片辽宁省博物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