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在近日举行的2023年全国跳水锦标赛10米跳台决赛中,陈钰曦以436.80分获得冠军,全红婵以427.60分排名第二。 赛后,有球迷在看台上大喊大叫,称裁判故意压制全红婵的得分,这让正在接受采访的全红婵感到震惊。 随后,网络上出现不少“裁判压分”的言论,也引发了对陈钰曦及其家人的攻击。
11月25日深夜,中国跳水明星何冲在微博发表长文,愤怒批评粉丝圈行为,驳斥“挤分”谬论,称粉丝圈文化(指一些粉丝群体自发应援或宣传他们的偶像)已经渗透到体育世界“非常可怕”。 何冲的这句话无疑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将饭圈“投毒”(指只喜欢群里某位艺人,而诽谤伤害其他艺人)的做法移植到体育竞技领域,是对体育竞技领域的一种伤害。运动员。 干扰和损害体育精神。
以这款游戏为例。 粉丝的“打抱不平”,看似是在为全红婵说话,实际上却让全红婵难堪。 全红婵当时就拦住了她:“别再说了。” 但对方依然喊道:“你必须说,你必须说,我必须说……”这种尴尬的局面难免给人留下了非常强烈的印象。 错位感。
在现代技术已经将误判可能性降到最低、比赛规则也预留了申诉空间的前提下,当运动员本身面对比赛结果时,作为业余爱好者随意质疑专业判断无疑是不公平的。 这种“无心进入”——赛场是体育精神的签到地,而不是娱乐圈的赛马场。
而顺着“死忠护”心态在网上夸大阴谋论、欺凌竞争对手,已经超越了“追星”的界限,变成了“说是爱,实则害人”的低级“粉丝”。
说起来,极端球迷用粉丝思维绑架全红婵和陈钰曦这两个中国跳水梦之队的面孔,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这对年轻的“双子星”原本是中国跳水项目金牌的担负者和保证者。 两人共同为观众贡献了多场“神仙打架”的高水准对决场面。 他们往往是平台合作伙伴,有时也是竞争对手。
然而,在网络上,一些极端球迷将自己的选边站队、助威做法引入到体育明星追逐中,并将“争夺C位”的概念代入体育比赛中。 随之而来的是“粉丝们互相撕逼”,将事件讨论变成了各抒己见。
球迷们的“无脑守护者”常常对运动员进行无端指责,让他们遭受不该承受的争议。 最终,场外的纠纷也可能影响运动员在场上的表现。
显然,运动员并不需要极端球迷如此过多的帮助。 他们需要的是一个正常的舆论生态系统,能够理性看待运动员的胜负,正确看待赛场上的竞争。
此前,国家网信办还组织开展了“清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规定球迷煽动参赛运动员、教练员等粉丝群体互相辱骂、挑衅斗殴、利用音量控制纠正评论、为排名加油等“饭圈”问题。
如果你爱那些运动员,就不要用低级的“粉丝”来胁迫他们。 让体育属于体育,坚守应有的界限感,才是对他们最好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