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亿投资打水漂?
作者 | 刘保丹编辑| 黄宇
没想到,裁员潮也波及了近年来实力最强的互联网公司字节跳动。
近日,字节跳动旗下国内VR巨头PICO已经开始裁员。 本周,字节正式宣布了此事。
这是可悲的。 两年前,元宇宙最火的时候,字节跳动、腾讯、快手等大型科技公司纷纷停止押注; 两年后,大型AI模型成为新趋势,曾经热衷追捧元宇宙的各大厂商也逐渐沉寂。
作为近十年崛起的超级独角兽,字节跳动也没能逃脱寒潮。
不过,VR业务只是Byte庞大体系中的一小部分,缩水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11月8日,字节跳动启动今年秋季期权回购,每股税前价格为160美元。 此外,离职员工也可以参与本次回购。 回购价格为税前每股128美元,与现有员工持平。 总量的80%,相当于给员工提供了套现的机会。
PICO只是Byte发展史上的一个水花。 而Byte这家超级公司,仍在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前进。
震惊
11月8日,PICO积极回应裁员传闻。 此次裁员将涉及300多人,约占总数的23%。 裁员完成后,PICO将维持1000人以上的团队规模,维持PICO运营。
就在前一天,PICO总裁周宏伟召开内部会议,宣布调整组织架构。
据 Wall Street Insights 报道,PICO 将大幅削减营销和销售服务、游戏和视频团队。 此外,移动操作系统团队将并入字节跳动并由母公司管理。
有PICO内部员工表示,PICO此次只会保留核心团队,以保证PICO业务的连续性,非核心部门大概率会收到人事通知。 对此,字节表示暂时不予回应。
PICO此次裁员释放了一个信号,即其将降低市场对其产品的预期,回归产品研发本身。
显然,Byte此前对VR市场的预期过于乐观。
在内部全员大会上,周宏伟坦言,过去对行业和市场发展的预估过于乐观,实际现状并没有达到预期。 他表示,公司将改变以销售为导向的短期目标,将业务重点放在硬件和核心技术上。
从整个公司的战略来看,对于一直被期待上市的字节来说,砍掉亏损、前景不明朗的业务,打磨财务报表,也是一种理性的考虑。
今年4月,字节跳动任命新任首席财务官(CFO),挖角世达国际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朱莉·高; 5月,据香港注册处查询,字节跳动(香港)有限公司已更名为抖音集团(香港)有限公司。
外界猜测字节此举是为抖音等国内业务独立上市做准备,但字节已表示没有具体的上市计划或时间表。
抛开上市因素,字节本身以及各大互联网公司也已经过了可以肆意烧钱的阶段。
根据字节10月初发布的内部财报,2022年总营收为852亿美元,同比增长38%,相比2021年的80%明显放缓。在经历了快速扩张之后,字节已进入处于调整期,无法投资新业务,尤其是边缘业务。
PICO的裁员和收缩意味着字节对VR行业的大力进攻暂时告一段落,VR的发展进入了休眠期。
孤独
与如今的衰落相比,PICO巅峰时期曾有过无限辉煌。
2021年被称为元宇宙元年。 今年,张一鸣辞去字节CEO职务,并退出字节董事会。 他希望有更多时间学习新事物。 处于元宇宙最前沿的PICO,正是张一鸣瞄准的目标。 字节投资90亿收购PICO。
随后,字节派出抖音“元老”任利峰、抖音综艺总监宋秉华、抖音娱乐总监吴作民等人入驻PICO。 其中,任利峰担任PICO副总裁,负责内容生态相关业务。
字节为PICO的发展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包括推动PICO与高通在芯片层面的合作,也包括在抖音平台上的大量曝光。
在Byte的全力支持下,PICO从一家200多人的初创公司发展成为拥有2000多名员工的科技公司,也因此成为Byte在飞书和电商之外扩张最快的业务。
2022年9月,字节收购PICO一年后,PICO发布了最新的VR产品PICO4,并邀请窦靖童、孙颖莎作为代言人。
IDC数据显示,2022年PICO 4和PICO Neo 3的年出货量分别为21.7万台和50.5万台,占据VR耳机市场的65.5%,国内市场份额排名第一。 不过,这距离PICO 100万辆的销售目标还很遥远。
进入2023年以来,VR市场发生了急转直下的变化。 IDC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中国AR/VR耳机出货量为32.8万台,同比下降44%。 皮科也不例外。 尽管销量尚未公布,但该公司已大幅下调销售目标。
IDC中国终端系统研究部高级分析师赵思全认为,AR/VR行业将在2022年底逐步回归理性。2023年,硬件厂商的战略重点将从营销转向产品和内容本身,从而实现新一轮的增长。
VR市场仍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 虽然抖音的快攻风格打开了PICO的热度,但产品仍局限于小众市场,市场培育还需要时间。
两年时间,虚拟宇宙迅速回落,市场预期回归理性。 互联网专业也必须面对过热后的残局,重新调整未来的发展预期。
据Wall Street Insights测算,近两年Byte已向PICO投资超过200亿(含收购价),但并未获得预期回报。 选择此时收缩,也符合市场趋势。
事实上,除了Byte之外,腾讯也在2月份解散了XR团队。 快手元宇宙负责人马英武也在年初辞职。 百度“西让”元界产品负责人马杰直接转战大模型领域,元界领域上演集体撤退。
国外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微软解散了Metaverse相关团队,Meta损失了数百亿美元。 就连备受市场期待的苹果Vision Pro,也被诟病价格过高,佩戴体验有待提升。
11月7日,OpenAI开发者大会发布了个性化定制的ChatGPT,即GPTs,让世界为之疯狂。 有人说,人类历史正在进入一个新时代。
一方面是元宇宙和VR的衰落,另一方面是ChatGPT和大型模型的流行,趋势已经彻底改变了方向。
过去几年,中国互联网企业已经习惯了用速度来抢占市场。 这种快速攻击的方式在过去十年中已经被尝试过并且确实有效,但它可能并不适合硬技术领域。
昨天的元宇宙也可能是今天的大模型。 资本的追逐不会停止。 这背后是追求利润的商业本能。 从这个角度来看,防范风险才是问题的本质。
面对需要大量投入、同时也存在风险的热潮,克制比进攻更重要。
*本文为全天候科技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需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字样,获取转载格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