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人数的下降与当前的人口状况有关吗? 答案或许并非如此。 冰川智库发表评论文章分析:根据教育部数据,2023年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将达到1158万人。预计2023年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将达到2024年将创历史新高,达到1187万,比上年增长29%。 成千上万的人。 也就是说,毕业生还是很多,但是考研的人少了。
客观地讲,考研报考人数的回调与出国留学、参加公考等选择分流有关。 新京报评论:“疫情期间,应届毕业生到社会实践的机会较少,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也不足。 很多人把考研作为一个缓冲和过渡的选择,也是非常时期的权宜之计。 。 如今,社会运行逐渐恢复正常,考研不再是应届毕业生的唯一或最佳选择,报考人数回调在所难免。”一方面,咨询和申请出国留学的人数比疫情期间有所回升,但有明显增长;另一方面,很多学生对于就业的态度更加理性和现实,直接注重获得就业机会。据统计,2024年国考热度不减,共有303.3万人报考并通过考试,较2023年增加43.53万人,增长16.76%。
从学生心态来看,研究生学位的“性价比”正在被重新评估。 此前,一些学生和家长会将这张纸质文凭视为提高职业竞争力、获得更好就业前景的保证。 现在,类似的期望正在破灭。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委员陈志文分析道: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高等教育大众化后,不仅专科生和本科生越来越多,研究生也越来越多。 。 再加上近年来经济不景气,“学历”不一定能解决体面就业的问题。换言之,有人认为,花三年或更长时间获得硕士学位,未必比读硕士更划算。大学毕业后开始积累工作经验。
与此同时,硕士招生结构的调整和“易进严出”的培养方向也让部分学生对读研望而却步。 首先,专业硕士与学术型硕士比例的调整,客观上增加了部分学生研究生学习的经济成本。 根据教育部印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2020-2025年)》,到2025年,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学位总招生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成为未来考研申请的主流。 在扩大专业硕士项目的同时,一些高校正在减少学术型硕士项目。 对此,陈志文分析道:“与硕士学位相比,专业硕士学位的国家补贴较少,学费通常也较贵,人们因为经济算计而放弃考研。”
此外,研究生毕业标准不断提高,让学生能够做出更加审慎的申请选择。 2019年以来,教育部开展“学位挤压”操作,持续开展学位点资格评审。 2014年至2021年,撤销学位授权点103个,限期整改196个学位授权点。 此外,加大博士论文抽查力度,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近日,有学生调侃自己“有考研能力,但没有科研水平”,引发社会热议。
从结果看,考研报名人数在连续八年上升后首次下降,反映出社会对研究生资格的认识越来越理性。 正如新京报评论的那样:“从长远来看,控制和减少研究生招生,让少数更适合的人真正投身于高水平的科研工作,将有利于社会发展和资源配置。 ” 但也应该看到,“从‘考研热’到‘公考热’,其背后反映出来的社会心态是相似的。如果青年学子只是从一个赛道涌向另一个赛道,那么长期来看,就业观念的长期弊端仍没有消除。
对此,当务之急是尽力为年轻人创造更多的发展可能,让他们不必挤在同一个轨道上,按照同一个“成功模板”发展。 南方都市报发布的视频评论《考研人数八年来首次下降,考研热“降温”了吗?”强调:“社会政策仍需重点关注“要发展经济,大力发展市场主体,市场主体多了,就业机会就多,学生就有选择,就有尝试、犯错的机会。某种程度上,这也是社会的‘安全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