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红星新闻11月27日报道,哈尔滨市公安局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近日成功破获一起以“娃妈”为主要群体的电信诈骗案件,涉案金额超过500万元。 警方发现,该团伙通过社交媒体软件发布兼职招聘信息,怂恿“宝贝妈妈”成为电子诈骗的犯罪工具。 被骗者多为28岁至40岁、在家无业的女性。 他们冒充热门网购平台或主流快递公司的客服人员,以赠送小礼物、查看收货地址为借口吸引流量。
“母亲”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不仅承担着抚养孩子的重任,还承受着生活的压力。 因此,诈骗团伙巧妙地利用了“娃妈”群体的心理弱点,用“边养娃边赚钱”、“月入轻松过万”等字眼,引诱她们陷入精心设计的陷阱。 还有“物以稀为贵”。 如果有门槛低、人人都可以做的工作,又怎么能对应高收入呢? 打着“高回报”旗号的网络兼职到底是馅饼还是陷阱?
事实上,电子诈骗团伙招募的“宝贝妈妈”团伙,尽管明知该公司不是正规企业,但仍然受到“低成本高薪”的诱惑。 首先,他们希望在照顾孩子的同时得到一些好处。 一是增加收入,改善家庭生活条件; 二是希望在照顾家庭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和经济独立,从而在家庭和工作之间找到平衡。 然而,犯罪就是犯罪。 “娃妈”群体抱着侥幸心理,因一己私利而导致其他家庭遭受巨大经济损失。 这种行为不值得同情,也必将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
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娃妈”也是受害者。 该诈骗团伙有针对性地发布虚假招聘信息。 这些“宝贝妈妈”加入后,实际上并没有被要求从事客户服务工作。 相反,他们被要求使用以“公司”实名开设的手机卡,冒充流行的网购平台和主流快递服务。 该公司客服联系了受害人,并将带有欺诈性二维码的小礼物邮寄到受害人的地址。 一旦受害人扫描二维码,诈骗团伙就进行下一步诈骗。 不知不觉中,“宝妈”被诈骗团伙利用,成为犯罪链条上的一环,不仅让他们面临法律风险,也让他们的家人陷入困境。
值得注意的是,网络招聘信息虽然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但也存在不少陷阱,比如手机诈骗、送衣服、兼职配音……类似的套路屡见不鲜,而这些所谓的高——收入一族 工作无非是“新瓶装旧酒”,利用人性弱点诱导“宝妈”、大学生、热衷于兼职的群体走上犯罪之路。 这提醒我们,在求职过程中,应提高警惕,远离“零成本、高回报”的虚假招聘信息,切勿因一时的贪婪而陷入违法境地。
同样,这起电信诈骗案也展现了网络诈骗新奇复杂的特点,凸显了网络环境下“娃妈妈”等某些群体风险意识的缺失。 因此,相关部门必须握紧利刃,切断诈骗团伙的非法牟利套路,规范网络兼职市场。 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对电信网络诈骗的打击力度。
此外,社交媒体平台也需要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加强对平台信息的审核和管理,防止类似招聘信息的传播和传播; 政府和社会也应该为“宝宝妈妈”群体提供更多正规的兼职机会,让他们在照顾家庭的同时发挥自己独特的价值。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你想获得一份高回报的工作,就必须提高自己的能力。 越是“天上掉馅饼”,就越要警惕落入另一个陷阱。 (正观评论员任思宁)
(黄河评论邮箱:zghhpl@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