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11月第一周开始,多地医院就诊量激增,不少医院日均门急诊量超过万人次。 目前,中国大陆流感感染呈多种病原共流行,高感染人数平台期或将延长。 这波疫情的感染群体大部分是婴幼儿,并且有“少数家庭或学校班级是疾病聚集的地方”。
2、11月22日,世界卫生组织要求中方提供有关呼吸道疾病病例和儿童肺炎聚集性感染病例增加的具体信息。 这是例行公事。 23日,中方通报,包括北京、辽宁在内,尚未发现异常或新的病原体或异常临床表现。 他们进一步表示,呼吸道疾病的增加并未导致患者人数超出医院的容纳能力。
3、专家认为,本轮传染病疫情是三年疫情“免疫债”引发的“报复性”疫情。 三年的持续防疫,使得人们的“免疫缺口值”随着感染间隔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2022年冬天,比中国早一年多开放的国家已经出现了密集的RSV(呼吸道合胞病毒)和流感感染,尤其是儿童感染。
4、就目前情况来看,治疗流感的药物中,奥司他韦和马巴洛沙韦两种口服药物已覆盖全民。 将它们留在家里是最好的解决方案之一。 同时,接种流感疫苗仍然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此外,在选择医院方面,国家卫健委发出紧急提醒:大型医院人员密集、候诊时间长、交叉感染风险高。 建议症状较轻的儿童首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医院儿科等就诊。
1、儿童医院每天收治病人一万多人,各地医院人满为患。 一些医院已经开始使用临时小屋作为输液室。
这场无休无止的疫情从9月初开始,已经蔓延了近三个月。 先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支原体、然后是流感依次出现。 直到11月第一周,多地医院突然出现一大波病人,医院人满为患。
天津、北京、上海、武汉、西安等地的儿童医院人满为患,急救服务不堪重负。 大多数患者是幼儿。 11月22日,天津儿童医院公众号发布消息称,门诊及急诊就诊量达1万人次。 目前有1700多名住院儿童。 去年12月以来,该院出现多轮就诊高峰,日门诊、急诊就诊量连续100多天超万人次。
据媒体报道,部分医院于11月22日推出了移动方舱作为临时输液室,缓解了不少交通压力。 不少地方的医院里挤满了等待治疗的人们。 COVID-19疫情全面缓解后,医疗资源再次紧张。
11月22日,沉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其网站上发布提醒,我国每年报告的流感疫情90%以上发生在学校和托幼机构。 这波疫情的感染群体大部分是婴幼儿。 感染支原体肺炎的儿童数量急剧增加,并且有“少数家庭或学校班级聚集发病”。
11月23日,国家流感中心发布第46期流感监测周报。 11月13日至19日,南部和北部省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持续上升,以A(H3N2)亚型为主,B(维州)次之。 全国报告流感样病例205例。
过去三个月的感染浪潮,导致一些儿童反复感染。 一些家长担心孩子病情恶化,赶往大医院救治。 北京儿童医院门诊部主任李玉川呼吁,目前重症呼吸道感染发生率较低。 患病儿童家长可以在线咨询,了解病情并采取适当的药物治疗。
一些医生还担心,这么多病人挤进医院可能会造成交叉感染,引发新一波感染。
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童朝晖表示:随着防控进入新阶段,这些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恢复到COVID-19之前的水平是正常的。
国内医院患者激增引起了世界卫生组织的关注。 11月22日,世界卫生组织要求提供有关儿童呼吸道疾病病例和聚集性肺炎病例增加的具体信息。 11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回应称,已收到疾控中心等单位回复“未发现新病原体”!
11月23日,针对近期医院门急诊量增加以及部分地方呼吸道疾病感染儿童增多的情况,国家卫健委发出紧急提醒:大型医院人员密集,等待时间长且交叉感染的风险较高。 建议症状较轻的儿童首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医院儿科等就诊,在儿童专科医院确定诊疗方案后,也可转诊至基层医疗机构随访。通过医疗联盟进行治疗或家庭治疗。
今年冬季为何会出现流感、COVID-19、支原体肺炎等多种呼吸道病毒混合流行? 这是所谓的“免疫债”造成的吗? 世卫组织要求报告相关信息是否意味着疫情正在升级? 普通人被感染后在家如何自我治疗? 如何服用流感和支原体特效药、泰诺、布洛芬等退烧药? 为什么接种流感疫苗的人数逐年下降?
2、世界卫生组织要求提供相关数据报告是否意味着疫情正在升级?
11月22日,世界卫生组织通过《国际卫生条例》机制要求提供这些报告儿童的更多流行病学和临床数据以及实验室结果。 世卫组织还要求提供有关已知病原体(包括流感、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肺炎支原体)传播趋势以及当前医疗系统负担的进一步信息。 世卫组织还通过其在该国现有的技术伙伴关系和网络与临床医生和科学家保持联系。
世界卫生组织的这封信引发了人们对该国传染病是否失控的担忧。
世卫组织要求提供的信息符合《国际卫生条例》中“各国履行监测和信息通报义务的要求”,尚不构成召开会议讨论是否宣布“PHEIC”(国际公共卫生事件)的条件。卫生紧急情况)。
2007年6月,世界卫生组织新版《国际卫生条例》建立了国际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机制,扩大了《国际卫生条例》的适用范围。 将原来的三种传染病(鼠疫、霍乱和黄热病)扩大到现有的、新的和重新出现的疾病,包括非传染性疾病引起的紧急情况。
世界卫生组织的本声明是根据该规定实施的。
世卫组织信中称:11月21日,媒体和世卫组织新发疾病监测计划(ProMED)报道称,中国北方发现了一系列未确诊的肺炎。 目前尚不清楚这些事件是否与之前报道的独立事件有关。 与呼吸道感染过度增加有关。
ProMED 由国际传染病学会 (ISID) 运营。 ProMED 是在互联网和电子邮件访问刚刚兴起的时候创建的,它允许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向其主持人提供信息,主持人对信息进行评估、整理并将其发送给世卫组织和国家卫生当局。
“21 世纪的每一种冠状病毒都是 ProMED 首次报道的,”2002 年至 2021 年的编辑拉里·麦道夫 (Larry Madoff) 说。
从媒体和 ProMED 获得的此信息并非基于实验室测试。 显然,世界卫生组织本身并不知道流行病学实验室确认的“未确诊肺炎”是什么,通过《国际卫生条例》机制索取更多信息也是例行公事。
日内瓦时间11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最新消息称,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儿童医院举行视频会议。 会议上要求提供的数据显示,5月份以来,肺炎支原体肺炎、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等患儿的门诊和住院人数均有所增加。 其中一些增长发生得比历史上要早,但考虑到 COVID-19 限制的取消,这并不奇怪,而且其他国家也经历过类似的情况。
中方通报称,包括北京、辽宁在内,尚未发现异常或新的病原体或异常临床表现,仅出现上述由多种已知病原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普遍增加的情况。 他们进一步表示,呼吸道疾病的增加并未导致患者人数超出医院的容纳能力。
世卫组织将密切跟踪相关疫情情况。 建议公众采取行动降低呼吸道疾病风险,接种流感、COVID-19和其他呼吸道病原体疫苗; 与病人保持距离; 生病时呆在家里; 必要时接受检查和医疗护理; 适当佩戴口罩等。
3、本轮传染病疫情是否是因三年疫情造成的“免疫债”而引发的“报复性”疫情?
中国大陆呼吸道传染病全面爆发。 这与最近的 COVID-19 大流行有关吗? 这是所谓的“免疫债”造成的吗?
2022年夏天,美国科学家开始用“免疫间隙”的概念来预测当年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等季节性呼吸道病毒的爆发,并最终得到验证。
引起人类感染的病原体中,60%是通过呼吸道感染的,其中70%-80%是病毒,20%-30%是细菌。 其中以肺炎支原体、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最为常见。
呼吸道传染病传播的载体是参加社会活动的人群,新冠疫情管控措施有效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切断了病毒传播链; 人群很难被这两种病原感染,这导致人群对RSV和流感的免疫抵抗力很少。
2022年底,当封锁解除、社会活动恢复正常时,传染病传播链自然会重建。 对于RSV和流感来说,缺乏感染机会并不是一件好事。 持续三年的疫情防护,会让人们的“免疫缺口值”随着感染间隔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事实上,去年秋冬,其他许多国家也出现了与中国极为相似的现象。 去年冬天,比中国早一年多开放的国家出现了密集的RSV(呼吸道合胞病毒)和流感感染,尤其是儿童感染。 它常见且严重,导致很多儿科病房爆满,儿科ICU人满为患。 2022年冬天,北美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和流感疫情,以及我国近期的支原体肺炎和流感疫情,都是由“免疫缺口”引起的。
在非药物管制约三年的2022-2023年冬季,美国约有10万至20万人因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住院。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流感季节至少将有1.8万人住院治疗。 死于流感。 远高于 COVID-19 大流行前几年的水平(超过大流行前的全年数据)。
美国哈佛医学院和NIH的病毒感染性疾病科学家、博士后王玉革在接受CC情报机构采访时表示:“这种现象其实可以用‘卫生假说(清洁理论)’来解释。”新冠大流行给科学界一个最重要的启示是,我们对人体的免疫功能知之甚少,甚至我们之前的很多认知都是错误的,大自然利用疫情来“教育” “ 我们。
前几年疫情期间人为营造的“清洁环境”极有可能改变人体所接触的免疫原,因此将极大地重塑人们的免疫功能。 这种效果对儿童尤其显着。 缺乏抗原接触病原体可能会“钝化”免疫系统,特别是导致病原体特异性B细胞和抗体不能进行足够的亲和力成熟,这会使人(尤其是免疫功能不完整的儿童)更容易发生感染。
所以这确实可以用网络上的“免疫债”来解释。 但上述假设是否成立,还需要通过高质量的横断面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对患者(儿童)的免疫表型进行深入分析来验证。 ”
4. 感染流感如何就医? 这种针对流感和肺炎支原体的特效药是否存在一定的耐药性?
与2023年初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即引起2009年全球流感大流行的毒株的后代)不同,目前A型(H3N2)亚型占比最高,其次是B型(维多利亚)亚型。
流感病毒的神经氨酸酶抗原NA是抗病毒药物的主要靶点。 目前有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帕拉米韦等,可以抑制(NA)并阻断受感染呼吸道上皮细胞释放子代病毒颗粒。 奥司他韦是全球首个获批的抗病毒药物。 2001年在我国上市。奥司他韦对H5N1、H9N2等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有治疗和预防作用,但对普通感冒几乎无效。 然而,多项研究表明,流感病毒亚型特异性 NA 突变导致对某些 NA 抑制剂产生耐药性。
这是甲型流感病毒模型。 甲型流感病毒根据其血凝素(H 或 HA)和神经氨酸酶(N 或 NA)表面蛋白的特征分为亚型。 有 18 种不同的 HA 亚型和 11 种不同的 NA 亚型。 亚型通过 H 和 N 数字组合来命名,例如 A (H1N1)、A (H3N2)。
据2023年3月《中国合理用药探索》杂志发表的《甲型流感病毒研究回顾与进展》文章显示,奥司他韦应用最广泛,但耐药菌株的出现可能导致治疗失败。 其中,2009年日本、丹麦、荷兰、美国等多个国家出现了对奥司他韦耐药的H1N1病毒株。
2019年至2023年间,现有临床研究数据显示,约1%至1.5%的A(H1N1)pdm09分离株对奥司他韦耐药,而对于甲型(H3N2)流感和B型病毒株,尽管对奥司他韦的耐药性仍然存在处于低水平。 虽然两者都是口服抗流感药物,但马巴洛沙韦和奥司他韦的用法不同。 主要区别在于适应症:
以上两种口服药物已经覆盖全民,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留在家里。 这样,一旦老人(奥司他韦或马巴洛沙韦)或儿童(奥司他韦)感染,就可以尽快服用,退烧效果会很快。 布洛芬和泰诺等退烧药也能有效对抗流感。
与甲型流感相比,乙型流感的季节性和流行周期更加不确定,往往容易被人们“忽视”。 据了解,部分医院流感抗原检测阳性率普遍较低。 一些医院化验部门发现,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近期发热患者血清时,发现乙型流感抗体阳性率远高于甲型流感抗体阳性率。据此分析,乙型流感抗体阳性率远高于甲型流感抗体阳性率。部分地区可能高于甲型流感,这与每周流感检测报告的结果相矛盾。 毕竟流行病学回顾性研究非常困难,数据不完整一直是一个难点。
目前,治疗 BV 最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是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如奥司他韦和帕拉米韦),尤其在发病后 48 小时内给药最为有效。 及早发现 BV 感染可以进行对症治疗。
根据国内外儿科指南共识推荐,奥司他韦是治疗和预防流感的首选抗病毒药物。 在症状出现 48 小时内给予儿童抗病毒治疗最有效,但患有中度至重度疾病或进行性疾病的成人和儿童在 48 小时后仍可能受益于治疗,并且仍应接受抗病毒治疗。
除了流感之外,肺炎支原体仍然大规模存在。
支原体的病原体可能存在基因突变,对特定药物阿奇霉素产生耐药性,很容易很快引起肺部感染。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小儿感染科主任文丹宁指出,今年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后症状普遍较重,发烧两三天后就可能出现肺炎。 医院的规范化治疗非常重要。
5、泰诺、布洛芬等退烧药再度上涨,呼吁民众紧急接种流感疫苗
今年2月份开始的布洛芬、泰诺等退烧药的囤积现象再次引发关注。 儿童可以选择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退烧。 使用时请遵循说明书中的剂量和时间间隔。 一般来说,当一种药物可以控制孩子体温时,不建议一天内交替使用对乙酰氨基酚。 氨基酚和布洛芬,否则有因剂量不正确而服用过量的风险。
四川某医院的泌尿外科医师“成都下水道”特别提醒:不要选择复方制剂,避免多种含有相同成分的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服用过量。 小儿发烧时尽量不要使用阿司匹林或含有阿司匹林成分的药物,以免出现严重的雷氏综合征(肝脂肪变性脑病综合征,以肝功能衰竭合并脑病为特征,虽然罕见,但预后较差)。
目前,不少医院,无论是感染科、呼吸科、急诊科、发热门诊等相关科室的候诊时间过长,往往超过两个小时,甚至超过12小时。 医院成为交叉感染的重灾区。 建议大多数患者根据情况去医院就诊,尽量在社区医院解决问题。
但当出现以下问题时:孩子出现极高烧或发烧持续三天以上、经常咳嗽影响正常生活、精神状态不佳甚至嗜睡、呼吸频率加快或呼吸困难、频繁呕吐、皮疹、头痛或抽搐等,应及时带儿童就医。
最后,我们呼吁人们尽快接种疫苗。 流感疫苗接种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一般来说,接种疫苗后需要1个月才能获得保护,疫苗保护时间长达10个月。
根据中美两国CDC数据,在整个人群中,中国2020-2021流感季节流感疫苗接种率仅为3.3%,而美国约为48.4%。
对于流感这样的呼吸道传染病,在大流行年份,疫苗接种率必须达到至少60%,才能达到一定的群体防护水平。 从2020年至2022年的上述数据来看,我国流感疫苗的批次发放量上下波动,就像秋千一样。
在这些冬季传染病中,有流感疫苗和COVID-19疫苗。 疫苗接种是对易感人群最好的预防和控制。 普通人群多运动、开窗通风、多睡觉也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
这样做之后,如果出现症状,先去社区诊所、发热门诊、网上买药,而不是等到发烧或咳嗽停止了才带孩子,或者急着去医院排队。
上述感染均具有自限性。 如果及早发现和治疗,95% 的人将不需要治疗。 但如果延误,80%将需要就医。 去医院会增加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的机会。
去人群密集场所或就医时,尽量佩戴口罩,返回后勤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