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晓忠认为,大学生面对考研应该更加理性,在考研和就业的选择上更加“有主见”。 当大家不再随波逐流,清楚自己的真实需求时,否则,考研就会真正“降温”。
希望考研回归理性区间。 我们不仅关注报考人数的波动,更希望从问题本身出发,为报考者的焦虑“降温”。 近年来,“考研高考”、“唯学历”等趋势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应届毕业生普遍担心“别人都在考试,自己别无选择”。 大量毕业生跟风选择考研,甚至放弃其他机会,这是考研人数逐年增加的重要原因。 如果考试不及格,选择再次拼搏,心理压力会加倍。 如果你通过了考试但不喜欢做学术工作、做科学研究,难免会感到不舒服。 如果把考研的作用简单地等同于“延迟就业”,却忽略了充分比较、理性选择的过程,那么“人少容易考”只是权宜之计,焦虑依然存在以另一种形式。
不断扩大的研究生数量也是对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压力。 盲目跟风考研、无人关心学术,并不是一种健康的现象。 加强“导流”是有益的。 今年的全国两会,一些代表提出“推进研究生招生和培养体制机制改革”,并呼吁对升学和就业选择进行长期指导。 下半年,各地将举办多场线上线下选拔会和招聘会,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更多“面对面”的交流机会。 眼下,第二十七届全国高校毕业生秋季就业选拔大会正在深圳召开。 有效应对“考研热”,就是引导毕业生根据社会人才需求新特点理性决策,根据毕业生需求多措并举,提供更多就业选择。
在大学生中,考研常被比喻为“上岸”。 他们都梦想着获得一张改变人生的“船票”,航行到一个朦胧的远方。 千帆竞发,只有选择自己内心的航向并为之奋斗,才能期待“直挂云帆,扬帆渡海”的顺利人生。
近日,教育部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报考人数为438万人。
这一报名人数不仅没有达到之前部分网友和媒体预测的“或突破500万”,还比2023年的报名人数减少了36万,这是申请人数首次减少。考研自2015年起连续八年增长。
报考人数减少是否意味着考研不再“火爆”? “考研党”为何选择“奋战”?
“考研人数或突破500万”的预测落空
近年来,考研持续升温。 今年10月,2024年全国硕士招生考试网上报名刚刚启动时,有网友根据在校本科生规模预测,2024年考研报考人数将接近500万人。往届学生和考生的情况以及就业情况。
根据往年数据,2015年全国硕士招生考试报考人数为164.9万人,比上年减少6.5万人。 此外,这个数字在2014年也经历了下降,当时有媒体称,这“宣告了持续20多年的考研热潮的结束”。 但没想到的是,从2016年开始,八年时间报考考研人数增长了近两倍,到2023年,报考考研人数将达到474万人,创下历史纪录2024年考研报考人数为438万人,这是自2015年以来考研报考人数连续八年增长后的首次下降。
但从增长趋势来看,今年报考人数的下降似乎已经是一个征兆。 公开信息显示,2015年至2022年的七年间,我国研究生报考人数平均增长率为15.8%。 2021年、2022年、2023年考研报名人数分别为377万人、457万人、474万人。 与2022年相比,2023年考研报考人数增幅明显放缓,增速从21.2%下降至3.7%。
“考研热”降温了吗?透过现象看本质
为何考研人数下降?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所谓“考研降温”只看到了表面的数字变化。 报考考研人数的下降,并不意味着“考研热”已经降温。
在他看来,近年来我国考研呈现出“高考”的趋势。
“很多大学毕业生把考研作为毕业后的出路。” 熊丙奇告诉头条新闻·河南商报记者,在“考研高考”的背景下,不少本来不打算读研的大学毕业生也考上了考研。 被逼考研,似乎不报考就意味着“不追求进步”。 但由于缺乏理性定位,相当一部分考研生只是“打酱油”。
此外,研究生毕业标准不断提高,让学生能够做出更加审慎的申请选择。 2019年以来,教育部开展“学位挤压”操作,持续开展学位点资格评估。 2014年至2021年,撤销学位授权点103个,限期整改196个学位授权点。 此外,加大博士论文抽查力度,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盲目”毕业越来越难,通过考试并不意味着一定能毕业。
因此,熊丙奇建议,考生在报考考研时对自己的实力做出理性、客观的评估非常重要。 如果你明知自己考研无望,却执意考研,最终会得不偿失。
考研“热”还是“不热”,都是就业问题。
“事实上,无论是之前的‘考研热’,还是今年的‘局部降温’,根本问题还是就业。”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教授宋晓忠一针见血地说。 作为一名资深研究生导师,在他看来,这几年的“考研热潮”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大多数用人单位倾向于“高度调动人才”。 “有些孩子觉得本科毕业后很难找到工作。去读研究生,让自己掌握更多技能后再找工作可能会更容易。”
在宋晓忠看来,高校招生数量巨大,“考研热潮”还将持续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