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何先生请假烧炭并留下手写遗书后自杀,指责导师张某“压榨学生”、“只赚钱”、“是粉碎我脆弱信念的主力”。
家人提供了多份与学校沟通的录音,显示学校经过调查认为遗书指控不属实。 “他读研究生一年级时,在心理评估中就表现出了心理异常。”
何的妹妹何琴(化名)表示,她承认哥哥的死与学校没有直接关系,不想敲诈学校。 “我只是想了解一下他在读研究生期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当他在读研一年级时出现心理问题时,学校没有告知他的家人,也没有进行科学有效的干预。我希望能够利用这一点事件呼吁大学和社会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研究生三年级学生留下遗书后自杀
指责导师“压榨学生、粉碎他们的信仰”
何勤说,早年父母都外出到建筑工地打工赚钱,姐弟俩是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长大的。 “我比弟弟大5岁,我读了大学,然后出去打工,弟弟就留在家里,自己一个人生活、一个人学习。”
何勤说,何勤的成绩一直都很好。 本科考入湖北工业大学,后考入我校研究生院。 “我的家人非常高兴,但我不记得我们是否为他庆祝了。 我只记得录取结果出来的时候,我们都在外面打工。”
考研获奖证书(家属提供)
10月26日,何勤的家人接到弟弟研究生同学的电话,称何勤失去了联系,并发了告别短信。 家人赶到学校后得知,他三天前因“家事”请假,此后就没有再回过学校。
武汉及何家乡警方调取何某的信息和监控,发现何某乘车返回家乡天门,并拜访了高中母校。 “家人的亲戚去镇上的房子检查了两次,最后在浴室里发现了尸体。推测死亡时间是25日,并定期张贴告别信息。现场还有木炭。” 25号网购收到的回家,下单时间是23号。”
警方带走何某的财物进行调查,排除他杀。 何勤在哥哥的遗物中发现了一封手写的遗书。
何某留下的遗书(家属提供)
在近千字的遗书中,何先生表示,一年多来,他一直在思考去世的念头。 自从参加“世界第一龙虾机”项目以来,他就“埋下了种子”。 原因是“理想破灭、信仰崩溃”。 张说,“击碎他脆弱信念的主要力量,另外两位老师和实验室的规章制度都是次要原因”。
他在遗书中说,他认为科学研究就是导师带领学生学习知识、做实验、从事科学研究。 没想到张导师“只知道赚钱、拉关系、盘剥学生”,每月工资200元。 ,要求学生“十倍贡献”。
他说,因为交了很多好朋友,而且实验室的同学都是好人,所以他坚持了一年半。 他表示很对不起父母。 他死后,不需要葬礼,不需要墓地,也不需要从事无意义的事情。 “骨灰将被冲入下水道。” 最后,他点出了7名同学的名字,并给他们每人写了一封警告和悔恨信。
遗书于10月23日凌晨签署。
有同学说他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
因担心无法毕业疑似自杀
何勤称,检查何某的手机后,发现了他这几个月写的电子日记,里面有很多与遗书内容类似的文字。 “记录学习进度,抱怨研究项目,抱怨被导师打压,需要绝对服从,督促自己锻炼学习,希望毕业后能解脱。”
在一段家属与学校的谈话录音中,相关老师介绍了何某在科研项目组的情况。 老师表示,何老师前期负责样本数据库工作,比较枯燥,但团队相处比较融洽,项目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他表现得很好。 后来,何先生不看好这个项目的前景,想退组,但指导老师把他换到了另一个项目组。 国庆假期期间,何先生急于交论文,老师给了他几条修改建议。 “他可能是毕业压力大,所以他说想先把论文提交,收到反馈后再修改。”
何勤说,由于他没有通过大学英语六级,需要发表两篇论文才能毕业,而最后一篇论文又连续被拒,他觉得自己可能无法毕业。 “他的几个同学通过写信向我们反映,在龙虾机项目中,每天要工作十几个小时,每天考勤三次,他被分配去打零工,觉得自己学不到东西。”并且无法完成他的论文。”
何勤提供的考勤记录显示,何勤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最早打卡时间为上午7点45分,最晚打卡时间为22点20分。
他4月某周的打卡记录(家属提供)
何某的本科同学告诉封面新闻记者,去年他经常听到何某抱怨“龙虾机”项目,“张是学院的领导,也是项目组的高级导师,下面还有两个直接导师他认为张某人的龙虾机项目因为技术差而没有前途;他不会拒绝人,而张某总是安排零工,别人想方设法拒绝,这一切都落到了他的身上。最后,他觉得自己在这个项目中什么也学不到,我无法毕业。”
该同学称,去年下半年,何曾一度表达过自杀的念头,他苦苦劝说,“也许他无法适应整个团队的氛围和工作强度”我自己也因为这个原因换了项目,也建议他去别的项目组试试。” 我试过了,但他说不能转移,其他的也没有详细说明。”
他生前曾对项目组的一次会议进行过录音。 在46分钟的音频中,张对实验室工作提出了四点要求。 张认为,实验室学生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习惯较差。 他认为,很多学生不愿意动手,实验数据不真实,只是磨蹭着毕业。 有些人粗鲁,把烟头留在厕所里,这种坏习惯已经蔓延到社会。 我想吃点亏,希望同学们对自己提高要求。 他要求所有论文中的数据都要告知是在哪个实验中获得的,并且组长不要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不真实的论文上,这样风险很大。
校方回应称经调查遗书内容不实
家庭希望高校能够有效干预学生心理问题
何勤称,学校告诉她,已调查此事,认为事件与学校无关,遗书内容不实。 “他们说,他在大一的时候就被诊断出心理异常。因为他的论文被拒绝了两次,他因为担心自己无法毕业而做了蠢事。”
何勤和学校提供的电话录音显示,学校根据遗书内容对课题组师生进行了调查,认为张某没有涉及违反师德或其他违法行为; 在研究生一年级入学心理测试中,发现他存在心理问题。 “我让辅导员找他谈话,并告诉导师,要求导师在三年内更加关注他,重点在学术和科研方面照顾他。” 该工作人员表示,何先生的论文上次被拒是在他请假之前。 有一天,心理评估数据就可以调取了。 如果家属不同意结论,可以走司法程序。
何勤对这一结论表示理解,但认为学校的回应不妥。 何勤说,何勤是一名留守儿童,一家人长期在外打工。 他通常每周与她通一次电话。 大多数时候,他只报好消息,不报坏消息,也从不提及自己在学校的不开心。 “每个学校都有很多这样的孩子,他们与家人的情感沟通不密切,家人也没有注意到他的异常。学校三年前就注意到了他的异常,但没有告诉他的家人,也没有提醒家人缴费。” “注意。没有采取其他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咨询师不是专业人士,谈话能解决他的异常心理问题吗?”
何琴表示,她也承认何的死亡与学校没有直接关系,不想向学校勒索赔偿,但她无法接受学校认为事件与学校无关的态度。 “我每月工资200元,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不知道这种工作模式是否普遍。如果发现学生有心理问题,学校有没有紧急干预措施?希望大家高校可以建立一套有效的干预措施,防止悲剧再次发生。”
封面新闻记者联系湖北工业大学宣传部,并按要求提供了采访提纲。 该工作人员表示,咨询领导后,决定不对此事做出回应。
10月19日,湖北工业大学官网发布报告。 学校成功获批湖北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并授牌。 报告称,湖北工业大学努力探索咨询服务专业化、预防干预系统化、平台保障制度化,充分发挥心理教育作用,为学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