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国务院总理李强28日出席在北京举行的首届链博会暨全球供应链创新发展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李强表示,中国国际供应链推广博览会是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艰难。 正如习近平主席指出的,保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稳定性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巩固和加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是各方的共同利益和迫切期待。 中国举办链博会是顺应时代号召,打造促进各方加强沟通、深化合作、共谋发展的国际平台。
李强表示,中国既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的参与者和受益者,也是坚定的维护者和建设者。 中方愿与各方共同努力,让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更具韧性、效率和活力,为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和全球发展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首届链博会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展览总面积10万平方米,智能汽车连锁、绿色农业连锁、清洁能源五大连锁及供应链服务链、数字科技链、健康生活链。 展区内,包括世界500强企业、央企以及众多专精特新企业在内的515家中外企业和机构将参展,重点展示行业关键环节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每个链条的上游、中游和下游。
全球供应链稳定锚
“博世很早就确定参展,我们非常兴奋,因为进博会不仅能够全面展示我们的产品,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与全球供应链加强合作和了解的机会。” 博世中国副总裁蒋健向财经记者表示,博世在中国发展迅速,去年销售额突破1300亿元,预计年底将达到1400亿元。 中国已连续第六年成为博世全球最大的销售市场,占全球总销量的10%。 销售额的21%。
“这么大的项目需要本地和全球供应链的支持。过去两年,汽车行业经历了疫情和核心短缺的阵痛,行业内部的反思是做强和拓展本地供应链。” ” 姜健表示,他们也将继续帮助中国零部件供应商加速融入全球供应链。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院长赵平在贸促智库论坛暨《全球供应链推进报告》新闻发布会(以下简称“贸促智库论坛”)上表示28日下午,“跨国公司是供应链的核心。企业,也就是常说的链主企业,对供应链具有很强的塑造力和控制力。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追求低成本、高效率,从而推动全球供应链的形成。”
对于跨国公司来说,中国市场已成为重中之重。 在本届链博会上,众多跨国公司展示了自己的最新产品和技术成果。 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资已成为大多数跨国公司的共识。 中国贸促会展览部主任吴盛荣此前在首届连锁博览会筹备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以来,中国贸促会已接待数百名跨国公司高管来华访问。 大家普遍表示看好中国市场,相关企业将加大在华布局。 投资。 这表明中国市场对外资繁荣的“磁力”不断增强。
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 吴胜荣表示,一是中国不断完善产业体系,支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运行。 二是基于超大规模的市场规模,促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 三是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拓展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空间。
中国贸促会发布的《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外商投资营商环境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从产业链布局来看,70%的外资企业受访外资企业在华产业链布局趋于“保持稳定”。 该比率较第二季度上升4.57个百分点。
“阿斯利康是目前中国医药行业最大的投资者,他们今年在中国的投资超过10亿英镑。还有其他英国大公司,比如国际酒店集团,在中国也有大量投资。比如,总量超过500家的高端酒店仍在建设中。” 中英商业协会会长顾培钦28日在首届链博会暨全球供应链创新发展论坛开幕式上表示。
上述《报告》称,在发展机会方面,受访外资企业连续三个季度认为“技术创新与研发”是中国市场最大的发展机会。 愿意增资的受访外资企业中,约有一半考虑在西部地区增资。 从在华经营现状和预期来看,80%的受访外资企业预计今年利润持平或增长,近90%预计未来五年利润持平或增长。
一方面,中国市场潜力巨大,是众多跨国公司的主要贡献者; 另一方面,全球产业链正在加速重组,国际环境等因素的复杂性使得供应链可能继续面临不确定性和压力。 跨国公司通过本地化和数字化增强供应链的安全性和弹性。
“拥有稳定、有弹性的供应链非常重要,因为我们都在应对疫情后的运营和全球经济复苏。” GE医疗28日本全球副总裁、全球首席供应链运营官兼客户服务业务总裁Ken Stacherski在贸促智库论坛上表示,供应链必须来自本地、应用于本地; 另一方面,供应链必须是伙伴关系。 GE医疗集团与全球1000多家合作伙伴合作,打造提供高端医疗保健的生态系统。 装备生产提高中国供应链质量和能力。
GE在中国拥有七家制造工厂,另有两家正在建设中。 其中,上海工厂是中国最大的医疗器械出口工厂之一。 石大建表示,GE与国药控股于1991年成立合资公司,通过成立合资公司为中国医疗行业提供更多服务,可以促进国际合作与创新,强化医疗技术行业的全球供应链。
开放包容、互利共赢
在首届链博会开幕式上,李强就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提出四点倡议:一是共同构建安全稳定的产业链供应链。 加强全球范围内重点产业链资源协调,不随意干预市场行为。 中国将继续向世界提供优质的中国产品和稳定的中国供应。
二是共同打造畅通高效的产业链和供应链。 进一步加强全球互联互通,让要素流通更加便捷、配置更加高效。 中方将继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合作,加强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领域创新合作。
三是共同打造开放包容的产业链供应链。 我们要旗帜鲜明反对保护主义和各种形式的“脱钩断链”,努力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绿色低碳转型。 中国将更加深入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积极参与绿色发展领域国际合作。
四是共同打造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 推动构建各国广泛参与、优势互补、共享红利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中国将积极推动同各国产业产能合作,带动发展中国家更深层次参与全球价值链。 希望各国企业家为推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行发挥积极作用。 中国将为各国企业来华投资经营提供更多便利、更好保障。
当前,全球供应链正在加速重构,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对推动全球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很多政府官员和商协会人员特别希望来链博会,深入了解我们的五大连锁,与能够形成自己体系的中国企业对接,努力为他们的国家招商引资。”感觉他们的关注重点主要是在智能汽车链、清洁能源链、绿色农业链上。” 中国贸促会副会长张绍刚此前在首届链博会筹备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光伏企业和新能源技术走在世界前列。 凭借其优势地位,外方非常期待与中国企业合作。
例如,在新能源领域,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 以整车计算,比亚迪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公司。 在国内市场,它已经超越合资品牌,夺得国内车企销量冠军。 在核心零部件领域,宁德时代在全球动力电池市场排名第一,多家国际车企与宁德时代有深度合作。 在电动汽车时代,我国汽车供应链具有优势,而且我国生产的电动汽车成本也较低,在全球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韩国汽车制造商协会前会长、韩国未来汽车研究院院长金泰年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以电动化为代表的绿色出行是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最大特点。 他认为,内燃机时代,欧美车企受益于先发优势,占据技术优势,甚至主导全球市场。 绿色转型是打破现有技术壁垒、重塑全球旅游竞争格局的最大机遇。 这也是亚洲汽车行业弯道超车的机会。
金泰年表示,中国在技术、规模、产业结构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供应链优势。 因此,中国是最有可能撼动现有汽车产业格局的玩家。 未来,韩国本土汽车供应链也应积极融入中国供应链。 “中国是韩国汽车产业未来不可或缺的因素和机遇。”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所长王彬文在贸促智库论坛上表示,可以预见,新能源飞机的成熟将对现有航空产业体系、以及以航空为代表的动力供应链体系产生巨大影响。以传统燃油发动机为核心的将被全面Refactor。
尤其是对于技术进步对供应链的影响,王斌文认为,交叉技术一定会带来供应链系统相关部分的跨界整合。 数字时代的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核心技术与制造、能源、材料、生物等技术交叉融合,必将产生革命性的飞跃。 在跨界融合的背景下,多个行业将被融合,多个参与者将被涉及。 一体化立体供应链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逐步向开放、共享、多元、包容的生态供应链演进。